推动区域互认,推进
江苏省碳足迹数据库与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互认共享,逐步推进碳标识互通互认。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碳足迹相关标准修订和国际计量比对,主动参与国际涉碳类认证规则和相关认证依据标准的制定与衔接、碳足迹相关的绿色倡议和交流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提升产品碳标识认证的国际化水平。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按照全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部署要求,省级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沟通对接机制,全面推进产品碳标识认证工作。各地要强化组织实施,加强相关部门、技术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各方面的工作协同,聚焦本地特色产业和企业需求,探索推进产品碳标识认证工作。
(二)坚持有序推进。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的原则,分年度全面推进产品碳标识认证工作,稳步有序扩大覆盖产品范围,积极服务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三)完善政策支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建立产品碳足迹核算、碳标识认证相关补助政策,推动各地落实行业节能降碳、质量奖补和机构能力培育相关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扶持政策,对获得产品碳标识认证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支持产品碳标识认证技术服务
联盟等组织加强科研联合攻关、高层级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
(四)加大宣传引导。借助“世界认可日”等宣传节点,多形式宣传推介产品碳标识认证典型做法和创新成果,加快形成江苏经验并宣传推广。做好绿色
低碳宣传教育,传播绿色低碳理念,引导公众参与,扩大碳标识认证工作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