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102
  • 0
  • 分享到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部长黄润秋在《经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

2025-9-14 23:33

来源: 生态环境部

全国碳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碳市场建设,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经过4年多的发展,全国碳市场建设实现了稳起步、稳运行,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市场活力稳步提升,数据质量全面改善,推动全社会低成本减排的市场功能逐步显现。
  法规制度体系基本构建。202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首部专门法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强化了碳市场建设的法治保障。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碳排放核算核查、注册登记、交易结算、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等30余项制度和技术规范,初步形成了多层级、较完备的全国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
  全国碳市场活力稳步提升。截至2025年8月22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8亿吨,成交额474.1亿元人民币,其中2024年全年成交额180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价格“指挥棒”作用逐步显现。配额清缴完成情况全面趋好,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共计2096家,应清缴配额总量52.44亿吨,实际清缴量52.43亿吨,配额清缴完成率接近100%。
  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持续加强。核算核查方法不断优化,数据质量日常管理机制持续健全,通过国家、省、市三级联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全国进行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开展打击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运用信息化手段智能预警数据质量风险,管理效能显著增强。2024年共审核企业数据300余万条,异常数据发生率明显降低,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大幅提升。
  重点行业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经国务院批准,在发电行业基础上,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生态环境部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全面部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重点任务。完成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实现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推动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运行。2023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以及配套制度文件,出台了造林碳汇、海上风电、光热发电、红树林营造、煤矿瓦斯利用、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等6个方法学,完成首批948万吨核证自愿减排量登记。截至2025年8月22日,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成交额2.1亿元人民币,有力推动生态系统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领域发展。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全国碳市场建设统筹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在考虑企业承受能力的同时,充分激发降碳内生动力,有力促进全社会形成“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行业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不断显现。以火电为例,在保障行业发展、能源供给安全前提下,2023年全国火电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2.38%。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核算制度体系为制定电力碳排放因子、区域电网基准线碳排放因子,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等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有效提升了行业碳排放管理水平。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