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109056
  • 0
  • 分享到

区块链的演化逻辑与经济学意义

2019-2-13 08:49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王如玉 李建成

区块链的演化逻辑与经济学意义


  比特币不是区块链,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区块链则是分布式记账系统,然而,目前为止,比特币却是区块链应用最为成功的案例。要真正理解区块链,还须从比特币到区块链的演化逻辑讲起。

从比特币到区块链

  理解比特币诞生和区块链技术兴起的背后逻辑,需要回顾货币的发展历史。最初,原始社会的交易是通过以物易物来达成,但是实体交易物的双方需求并不经常匹配,且具体交换价值无法统一估量;随后,发展出了以某一实物(如金银)作为固定衡量交换价值的单位,充当交换媒介,但是存在笨重、不易运输、耗损快等缺点;近代,演化出了由国家统一发行的纸质货币为媒介的现代金融体系,纸质货币易于携带、制作成本低廉,且有各国政府为其背书,因而民众对其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充分信任。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由银行作为第三方进行货币流通与交易的记账机构,确保了由第三方支撑的货币信用体系的安全运行。然而,随着各国金融体系关联度的提高,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货币信用与价值跌宕起伏,对货币的信任遭受强大冲击。

  比特币迎来了时机。比特币是什么?首先,它是一种可以流通的、通用的电子货币。其次,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不是由某政府或第三方机构自主发行;总量恒定在2100万枚;所有交易都记载在公开透明的公共账本中。可以看出,比特币是能够树立良好的货币信用、确保价值体系稳定的一种电子货币。

  追溯比特币起源与演进历程,它并非突然出现。1982年David Chaum提出不可追踪的密码学网络支付系统;1998年Nick Szabo提出工作量证明机制;2008年比特币白皮书发表;2009年1月3日,首个比特币被挖出。历史演化的逻辑证明了比特币诞生存在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现代金融和货币交易体系的缺陷,如第三方中心化、信用问题等,促使人们对“上帝”货币的憧憬;二是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区块链技术,为比特币的流通提供了关键支撑。

  区块链是“区块”+“链”,以区块为单位的链状数据块结构,合成一个整体便是人们熟知的“分布式账本”,是一种利用几个关键算法形成的去中心化的“公共记账系统”。在这样一个记账系统中,所有的交易、记录和数据存储都具有公开透明、保护隐私、不可篡改等优质特点,从而能够为任何数字资产或有价值的信息提供比现有中心化结构(第三方中心)更为可靠的存在性证明,以及能够为各种形式的实物资产的登记、转移与所有权证明保驾护航。恰恰因为比特币的热潮,从而使得区块链广为人知并备受业界青睐。其在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方面拥有卓越表现,极大地冲击了现代商业模式和信用体系。比特币和其他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资产的基本价值都非常有限,但比特币在短期内将依然可行。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1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