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6G、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数智技术在绿色低碳产业的融合应用,促进产业各环节互联互通、资源高效配置。支持开展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加快发展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柔性供应链等新业态新模式
一直以来,工业领域被认为是能源消费和碳排的大户,互联网大厂也有“低碳”甚至是“零碳”的诉求。“双碳”目标下,BAT大厂都公布了自身目标:到2030年,实现运营的“碳中和”。“如果电力能源的清洁化问题,没有解决掉。互联网企业的用电负荷
欧盟碳价回落至75欧元,中国碳价逆势上涨创历史新高
碳金融工具创新加速,湖北首单CCER质押贷款落地2000万元
湖州发布全国首个绿色融资标准《绿色融资主体评价规范》 绿色贷款不良率降至0.17%
北京碳市场异常交易处置新增三类情形 生态环境部门可启动临时干预
北京碳市场信息使用申请实行分级审批 商业用途需缴纳数据使用费
绿电消费核减流程标准化 小时级匹配度成关键指标
集成电路光罩层数排放因子动态调整 28纳米以下先进制程享优惠系数
氢燃料汽车项目额外性论证标准放宽 市场份额低于5%可豁免
碳排放监测数据存档期限延长 电子记录保存周期增至22年
绿证-配额互换机制上线 1MWh绿电可兑换0.6吨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