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 为什么要贴碳标签?

    对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选择对于环境更为有益的消费模式,将会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参与碳标签既是企业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追求低碳、节能和环保技术的价值创新,有助于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加快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

    2023-05-19 17:24 浏览量1126 评论0
  • 碳标签的分类都有哪些?

    按照碳标签的披露内容,现行的产品碳标签主要分为碳足迹标签、碳减排标签、碳中和标签三类:1、碳足迹标签:公布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或者标示出产品全生命周期每一阶段的碳排放量;

    2023-05-19 17:23 浏览量1153 评论0
  • 碳标签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为了获得更高级别的碳标签,减少碳排放量,企业必然要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碳排放量,根据碳足迹信息更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升级,从而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更有力地承担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完成碳中和目标

    2023-05-19 17:22 浏览量809 评论0
  • 如何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的“碳管理学”

    自2020年宣布“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虽然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也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并陆续出台了重点领域的实施方案

    2023-05-19 16:56 浏览量2521 评论0
  • 国外碳管理的研究

    碳管理,英文为“Carbon Management”。虽然对于碳管理的系统性论述比较少,但是,碳管理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在国外,碳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学者们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不过,国外对碳管理内容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一个是从政府(公共部门)的视角

    2023-05-19 16:54 浏览量1220 评论0
  • 碳市场带来哪些挑战与机遇?

    碳管理是一个前人涉足不深、研究成果非常少的新课题。现有的文献对碳管理的本质、内涵和目标、任务的理解与阐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不仅不利于科学指导碳管理的实践,甚至还可能发出错误的信号。因此,结合“双碳”行动,必须回答一些基础的和关键的问题

    2023-05-19 16:51 浏览量1603 评论0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双碳”阻力众多,需尽快健全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

    要注意的是,立法必须明确立法目的,设立明确目标,强调政府目标责任,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设立主体义务,建立实施程序,严格违法责任,把每一个层级、每一个主体、每一个人都纳入‘双碳’的政策和立法框架之中,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2023-05-19 16:31 浏览量2681 评论0
  • “EATNS”碳管理体系有哪些优势?

    “EATNS”碳管理体系充分借鉴了国外成熟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温室气体排放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内容涵盖了碳排放管理、碳交易管理、碳资产管理、碳中和等四个方面,并在碳资产管理项下根据企业碳资产负债表开展‘碳信用评级’。企业可以按照碳管理体

    2023-05-19 15:42 浏览量1240 评论0
  • 从控排企业角度看为什么碳交易市场不活跃的深层次原因解析

    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于交易的流程、财务处理制度等,缺乏规范化操作,安环部负责数据,财务部负责交易,但交易资金、财务处理都没有标准化的流程和规章制度,这也是导致企业不敢交易、不能交易的重要原因;二是碳管理人才匮乏,碳交易是一个涉及到能源、金融、环境等多学科的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很难在短期内为市场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2023-05-19 15:41 浏览量2092 评论0
  • 中国首个工业品EPD平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行业环境产品声明(EPD)平台上线一周年 钢铁行业EPD平台发展情况如何?

    中国首个工业品EPD平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行业环境产品声明(EPD)平台官方网站正式上线首发。上线一周年,钢铁行业EPD平台发展情况如何?2023年5月11日,钢铁行业EPD平台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宝武低碳冶金创新中心技

    2023-05-19 15:21 浏览量11463 评论0
  • 贸易隐含碳减排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及跨区域补偿机制

    贸易隐含碳减排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平合理的贸易碳排放责任分担及补偿机制是缓解贸易“碳泄漏”问题及推进合作碳减排进的关键。本文基于最新的中国省际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责任与收益对等原则出发,提出贸易碳排放责任公平共担方案

    2023-05-19 14:59 浏览量518 评论0
  •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机遇,电池、原材料、生产制造等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成为关注焦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个人出行、城市客运、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港口和矿山运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碳普惠已然成为车联网连接交通运输各要素下的重要场景。准确核算量化,及时兑现激励,未来已至,从此高频次、小减排量的交通减碳场景纳入公益性碳普惠或将成为现实

    2023-05-19 13:09 浏览量786 评论0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