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时代的新商业文明,既能带来社会财富增长,又能推动社会进步,还能增进人类健康福祉,正是整个 " 地球村 " 迫切需要建立的,是对此前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更高级替代。在零碳商业文明的构建中,新能源行业的企业和企业家们理应一马当先,担当重任
针对火电、新能源发电混合的新型电力系统成功研发基于北斗和5G技术的新能源微电网智能协同测量技术,研制出高实时、高准确、误差联动修正的高、低压碳排因子计量校准装置,为电力系统碳排因子测量难题提供了全链条系统解决方案,为促进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和碳资产管理打下
碳市场的活跃度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准入机制存在问题,覆盖行 业和参与的市场主体较为单一。从覆盖行业来看,试点碳市场主要以工业为主,全国 碳市场初期仅纳入电力行业,尚有占全国碳排放 60%的其他行业、企业暂未纳入全 国碳市场统一管理
碳标签是把一个产品从原料采购、运输、生产到销售过程中所消耗的二氧化碳量,在产品包装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推广低碳排放技术,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也就是说,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迹标签的方式引导购买者和消费者选择更低碳
对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选择对于环境更为有益的消费模式,将会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参与碳标签既是企业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追求低碳、节能和环保技术的价值创新,有助于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加快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
按照碳标签的披露内容,现行的产品碳标签主要分为碳足迹标签、碳减排标签、碳中和标签三类:1、碳足迹标签:公布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或者标示出产品全生命周期每一阶段的碳排放量;
为了获得更高级别的碳标签,减少碳排放量,企业必然要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碳排放量,根据碳足迹信息更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升级,从而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更有力地承担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完成碳中和目标
自2020年宣布“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虽然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也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并陆续出台了重点领域的实施方案
碳管理,英文为“Carbon Management”。虽然对于碳管理的系统性论述比较少,但是,碳管理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在国外,碳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学者们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不过,国外对碳管理内容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一个是从政府(公共部门)的视角
碳管理是一个前人涉足不深、研究成果非常少的新课题。现有的文献对碳管理的本质、内涵和目标、任务的理解与阐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不仅不利于科学指导碳管理的实践,甚至还可能发出错误的信号。因此,结合“双碳”行动,必须回答一些基础的和关键的问题
要注意的是,立法必须明确立法目的,设立明确目标,强调政府目标责任,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设立主体义务,建立实施程序,严格违法责任,把每一个层级、每一个主体、每一个人都纳入‘双碳’的政策和立法框架之中,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EATNS”碳管理体系充分借鉴了国外成熟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温室气体排放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内容涵盖了碳排放管理、碳交易管理、碳资产管理、碳中和等四个方面,并在碳资产管理项下根据企业碳资产负债表开展‘碳信用评级’。企业可以按照碳管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