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 《“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圆桌会在京举办

    2023年5月11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在京举办“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圆桌会,会议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儿童投资基金会(英国)共同支持。会议重点介绍了《“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第三期研究成果,并就促进《指南》与“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发

    2023-05-17 19:17 浏览量2813 评论0
  • 如何提升对数字碳中和的认知,协同推动区域数字化绿色化可持续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如何提升对数字碳中和的认知,协同推动区域数字化绿色化可持续,从五年、十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维度把握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及区域协同发展,同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通过示范引领更好地推动数字碳中和高质量发展,是当下时代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

    2023-05-17 18:56 浏览量904 评论0
  • 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石现升:数字化、绿色化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石现升认为,数字化、绿色化正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2023-05-17 18:55 浏览量1028 评论0
  • “双碳”战略和数字经济都是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数字技术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双碳”战略和数字经济都是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数字技术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经成为塑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领域。

    2023-05-17 18:55 浏览量728 评论0
  • 损失和损害:如何衡量和解决由气候变化造成的文化和遗产流失?

    一群考古和气候学家以及政策学者不久前齐聚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他们聚焦于独特的文化和遗产正如何因气候变化而迅速消失,以及如何才能妥善衡量和解决这一问题。

    2023-05-17 16:34 浏览量1825 评论0
  • 中国:着重推进工业数智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

    我国将工业数智化和绿色化转型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策略。《“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绿色制造中的应用,以数据为驱动提升行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制造和运维服务水平

    2023-05-17 13:17 浏览量559 评论0
  • 日本:积极推进数字技术赋能行业绿色发展

    日本高度重视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赋能行业节能减排。《革新环境技术创新战略》强调利用数字技术建设弹性电网,开发分布式能源控制技术,推进“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国际标准建设;《第六次能源基本计划》指出利用数字

    2023-05-17 13:17 浏览量829 评论0
  • 英国:聚焦数字化导向,强化人工智能助力脱碳创新

    英国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应对气候危机的核心导向,密集出台能源、工业、交通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战略计划,以实现到2030年建设高水平低碳基础设施的目标,推动经济低碳增长。《迈向净零排放的能源系统数字化:2021年战略和行动计划》提出

    2023-05-17 13:16 浏览量927 评论0
  • 欧盟:将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型作为首要政治议程,大力推进两者高效联动

    欧盟委员会将绿色化和数字化双重转型作为政治议程的首要任务,制定了一系列转型发展战略政策,并加强两者之间的协同联动作用。《2022年战略前瞻报告:新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实现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型》分析了双重转型的联动作用和

    2023-05-17 13:16 浏览量1184 评论0
  • 美国:将数据和智能技术作为数字碳中和战略的关键抓手

    美国着重从立法角度部署数据和智能技术脱碳行动框架,加强基础数据建设,推动智能技术在关键行业脱碳中的应用。《2020年能源法案》部署了数据和智能技术在数据中心和智能建筑节能减排、核能开发、智能电网建设等领域的应用行动

    2023-05-17 13:15 浏览量1007 评论0
  • 范围三碳排放是指公司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间接排放

    相较下游,企业更倾向于披露价值链上游的“范围三“排放。一方面是因为相关活动来自于企业内部或供应商,是企业可以直接影响的排放源。另一方面,“范围三”排放具有时间性,以商品完成交易的年份为核算时间点。因此相对于核算已经产生的排放,“预测”未发生的温室

    2023-05-17 12:00 浏览量927 评论0
  • 碳排放权市场的交易规则

    碳交易市场目前有两类基础产品,其中主要就是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价格”为计价单位,买卖申报量的最小变动计量为1吨二氧化碳当量。二是核证自愿减排量,碳市场按照1:1的比例给予CCER替代碳排放配额

    2023-05-17 11:58 浏览量2301 评论0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