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X于2007年底由NYMEX联合摩根士丹利等13家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于2008年3月正式开始交易。2012年4月被CME收购,并入NYMEX中,其产品作为大型商品期货交易所的一个品类。目前是欧盟碳排放交易第二大交易市场。
2010年ECX被洲际交易所(ICE)收购后,ICE关闭了ECX并把碳交易业务合并至ICE的欧洲期货业务中,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平台。ICE ECX的OTC市场还提供北美地区碳排放产品的交易服务,包括加州碳交易体系的加州碳配额(CCA)、美国东北部区域碳减排计划(RGGI)的排放配额以及北美气候储备行动(CAR)的减排信用。
自2005年以来,EU-ETS市场上的碳排放权价格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尤其是在第一阶段EUA价格在交易最初的半年内从8欧元攀升到30欧,也经历了2006年4月到5月的一个月之间从30欧元暴跌至10欧元左右,并于2006年底开始进入持续的下跌通道
目前依然也有近四成碳排放权通过柜台和场外交易渠道(OTC)完成交易。由于各交易所交易的标的EUA具有极高的标准化程度,因此各交易所的EUA成交价格也由很高的一致性,EU-ETS下的受控企业可以选在就近市场进行交易。
目前交易比较活跃的碳交易市场包括英国伦敦的欧洲气候交易所(ICE ECX)、加州商品交易所(GreenX CME)、德国莱比锡的欧洲能源交易所(EEX)、挪威奥斯陆的北欧电力交易所(Nordpol)、法国巴黎的BlueNext交易所等。尽管如此,目前依然也有近
EU-ETS是依据《欧盟2003年87号指令》,于2005年1月1日正式成立的,其目的是将环境“成本化”,借助市场的力量将环境转化为一种有偿使用的生产要素,通过建立排放配额(EUA)交易市场,有效地配置环境资源、鼓励节能减排技术发展,实现在气候环境受到保
遍观国际市场,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无疑是全球范围内涉及排放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影响力最强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自2005年开始运行至今,EU-ETS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排放交易运行范式,并积累了大量数据与经验。
阿联酋在2015年提交了其国家确定的贡献,并承诺到2030年将其碳排放量减少31%。阿联酋正在采取重大措施来实现其气候目标,并敦促各方让所有积极的利益相关者和部门参与进来,建立一个联合机制,以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努力促进清洁能源和可
作为全球既有建筑和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中国的建筑领域碳减排尤为迫切。据《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2022)》显示,2020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50.8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0.9%。加之中国城镇化提速,建筑领域减碳任重而道远。
ETC交通碳资产方法学的设立,为交通领域ETC线上发行、ETC高速缴费、ETC停车缴费等业务提供了碳减排核算依据,同时也为驿通科技即将上线的碳金融开放平台奠定了理论基础,它填补了国内ETC个人碳排放方法学核算的空白,对促进ETC生态场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零碳产业园计量评价规范》地方标准,在已发布的《绿色电力应用评价方法》地方标准、《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内蒙古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形成零碳产业园相关的完整地方标准体系。
全国碳市场是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碳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