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和海洋吸收的部分能量也会辐射到大气层,同样也能被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吸收。二氧化碳等气体温室气体能高效吸收红外辐射,并向各个方向散射。从地球辐射的能量中,约81%被温室气体捕获,再辐射回到接近地球的较低的大气层
碳补偿是现代人为减缓全球变暖所做的努力之一。在这种环保方式中,人们计算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由个人支付给专门的企业或机构,这些企业或机构可以通过植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碳排放配额
水电、风电和甲烷利用是CCER减排量产出的前三甲类型。这说明在同样条件下,水电、风电和甲烷利用是更利于产出减排碳资产的领域。同时,有七个项目类型领域未获得减排量备案,这应该是相关领域项目缺乏、减排情况复杂和CCER开发技术欠成熟等
CCER具备四大核心机制,分别是签发流程、减排量计算、项目计入期和抵消机制。1、签发流程 由最初的项目识别、项目审定、项目备案与登记、减排量备案、上市交易及最终注销六个阶段构成。2、减排量计算 采用基准线法计算。基本的思路是:假设在没有该CCER项目
经过核签的CCER和盈余配额一样进入碳交易市场,高排放企业在初始免费配额不够的情况下,可以从非履约企业或政府处购买配额,然后再利用购买或是自主开发的CCER项目进行部分抵扣,以达到最终实际碳排放量的抵扣,以达到“零碳”目标,避免高额罚款
CCER,即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其备案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
CCER的交易可以看作是对碳排放配额交易的一种补充。在每年的履约季超额排放的企业如果想避免处罚,除了可以向拥有多余配额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以外,还可以购买一定比例的CCER,来等同于配额进行履约。而且CCER的价格,一般价格会低于配额的价格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清刚建议,降碳可以从两方面——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切入。在能源生产侧,要建立低碳能源体系,比如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工业生产侧,控制用能碳排放强度,比如深度电气化的生产变革、氢能的融合等
欧盟计划至2030年进口1000万吨可再生氢,叠加CBAM提升绿氢竞争力,欧盟绿氢市场巨大。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层层加码,CBAM作为关键环节,将倒逼国内碳交易市场扩容、碳监测量价齐升。
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建筑节能的具体目标为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全国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0.5亿千瓦以上
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关于建筑节能的有关规定及方针政策,各省市结合本地情况相继发布了“十四五”时期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规划,提出了具体的建筑节能目标,并与本地建筑节能条例等相结合,保障规划的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