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7394
  • 0
  • 分享到

金融供给侧改革应以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 区块链等在金融市场广泛推广,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2019-4-25 09:05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 杨成长

金融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五个不匹配


  我国实体经济的主要部门是企业和居民。从企业角度看,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角度看,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供给和企业需求存在五个方面的不匹配。

  一是金融市场提供的资金在期限上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目前银行所提供的主要是期限为一年期以下的贷款,而大部分企业需要的是用于扩大生产和设备更新的中长期资金。根据不完全调查,目前中小企业中有近40%的长期资金得不到满足,需要通过银行滚动贷款来实现。企业需要的是三年到五年期的资金,银行只能提供一年期贷款。由于银行在授信额度内需要先还后贷,于是企业在资金用到十个月左右时,就得考虑如何筹集资金还款续贷。但是贷款资金已经投入到生产和投资过程中去了,为了实现先还后贷,企业只得高息拆借过桥贷款。如果银行再调整信用额度,或者降低抵押资产价值,缩小贷款规模,企业就会出现流动性困难,甚至导致破产。

  二是融资成本和企业资产收益率不匹配,超出了企业正常的承受能力。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超过了企业的总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即使名义贷款利率不高,但是加上担保费,以及资产被抵押无法处置和流动的成本,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也要远高于名义贷款利息。由于银行获得的利息收入比所有者获得的净资产收益率还要高,造成社会上存在着中小企业普遍为银行打工的说法。

  三是融资方式和企业优化财务结构的需要不匹配。企业需要扩大股权融资,金融市场只能提供短期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条件过高,方式过分单一。大部分企业除了靠利润滚存外,资本金无法获得补充,导致债务融资过度,杠杆过大,经营风险累积过高。

  四是金融机构放贷要求的抵押物和企业的资产现状不匹配。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对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方式既不是直接融资,也不是间接融资,而是担保融资。这意味着,企业既需要承担利息成本,还需要承担各类资产被抵押,无法自我处置的潜在成本。并且由于银行只认不动产担保物,那些缺乏不动产的现代服务业和数字产业类企业就很难通过银行获得贷款。

  五是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中小微企业需求不匹配,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得不到金融市场提供的服务。除了国有企业和少部分规模以上民营企业,95%以上的企业都被排斥在资本市场服务大门之外。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