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1:电信设备管理痛点问题:电信设备数量多、种类多、厂家多、批次多,是形成自顶向下透明化穿透式的管理。巡检数量的自动采集、可信存储、记录溯源、智能分全流程技术不完备,数据分析不准确。
发展策略:链上建设、自动化建设、智能化建设。这些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
场景2:动态频谱管理与共享
如果采取静态方式管理,利用率比较低。
利用
区块链做动态频谱的管理和共享是通信行业的重要场景。
每个频谱的运用者可以作为一个节点来授权,通过链上智能合约的方式确定动态频谱的共享机制,并根据共享机制实现计费结算。这是重要的应用场景。
场景3:数字身份认证
它有两个痛点问题:个人和设备。我现在在写第二本书,专门探讨数字身份认证。
解决方案:统一用户身份认证,保护运营商利用实名认证用户数据库组建身份认证
联盟链,并吸引第三方企业加入。
利用算法为每个用户建立唯一的数字身份,结合
区块链技术确保数字身份不被篡改和授权使用。基于设备的数字身份认证,将传统的PKI技术集中式的证书申请、查询改为分布式,自行生成证书,区块链节点使用智能合约验证并写入证书,在设备商、运营商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场景4:国际漫游结算
多方参与的场景,比较适合区块链。因为多方参与的场景容易出现投诉,容易出现纠纷、争议,区块链正好解决这个。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智能合约的更新、自动化配置放到区块链上。每一个参与的运营商会把自己的协议文件和处理的工作量用智能合约去做,增加了透明度,提高了自动化。现在有一些厂商,比如欧洲运营商和亚洲运营商,就在做基于区块链的漫游结算。可以实现多方共用。
场景5:数据流通与共享
电信大数据的流通和共享存在与其他行业类似的问题:数据交易中的规范性和完备性不足,数据确权、数据定价等核心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要求愈加突出,技术手段缺乏;现有的“中心化”数据流通方式在电信业公信力不足。
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数据流通和体系,共享数据元信息、样例数据、数据获取需求、数据交易及权属流转信息;在数据资源产生或流通之前,将确权信息和数据资源有效绑定并登记存储,为维护数据主权提供技术保障;利用智能合约规则代码代替合同,实现链上支付、数据访问权限自动获取,提高交易自动化水平。
区块链还不完全是共享经济,未来我们可以畅想区块链+物联网会让万事万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大家基本不会听过“物联网+”,通常听说“区块链+”。我们常说“
人工智能+”、“5G+”,很少听说“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互联网+”是一个概念,2014年有一本书叫《互联网思维图库九鉴》,我现在在写第二本书叫《区块链思维》。
现在大家不再谈互联网思维,因为现在互联网思维已经和百行百业结合很紧密。我们去买电影、高铁票、交水电费等等都用互联网,已经是结合很紧密了。
这时候正是谈区块链思维的时候,我已经形成一套非常完整的理论体系,5年之后,大家也不会再谈区块链思维了,因为区块链思维已经和百行百业结合得很紧密了。
任何中心化的系统也不能支撑海量的物和物之间的连接。区块链和物联网结合可以削减、提升收入。
场景7:云网融合应用
结果方案:跨网对接、云网合一,这时候牵扯到跨云、跨网对接,比较适合区块链技术。
场景8:多接入边缘计算
区块链提供边缘算力,MEC+区块链就可以实现存储算力的共享,把闲置的各类资源构成区块链节点,提供资源。
在国内,MEC+区块链与迅雷做的链课思路比较相似,把闲置的带宽和资源贡献出来。
在国外,最早尝试电信运营商区块链领域的是美国电信巨头AT&T,AT&T可以提供基于区块链的社交媒体历史地图,创建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套件。COLT运营商与
香港运营商PCCW完成POC,使语音同化时间的批量销售、运营商之间结算更加高效和安全。
小结:
1: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的数据显示,区块链技术在电信领域的产值将从2018年的466万美元激增2023年的9938亿美元。2:区块链去中心,防篡改以及多方共识机制等特点,决定了区块链在解决电信行业合作中需要多方共同决策并建立互信问题。这在运营商的优化、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协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3:5G技术的普及将加速
区块链应用落地,区块链为5G时代的价值流转奠定信任基石,区块链为5G安全隐私提供了新思路。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