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广东各地一直在抢占区块链发展高地;各城市纷纷出台产业政策,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2017年12月,广州发布《广州区块链白皮书》,同时广州出台第一部针对区块链产业的政府扶植政策《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区块链产业发展办法实施细则》。
上述细则提出了全国力度最大的“区块链10条”政策,涉及的奖励范围涵盖培育奖励、成长奖励、平台奖励、应用奖励、技术奖励、
金融支持和活动补贴等7个方面,预计每年将增加2亿元左右的财政投入。
“区块链10条”专项政策之后,2019年3月广州高新区、开发区、黄埔区再度出台“区块链10条2.0”政策。
相较于区块链10条1.0政策,“区块链10条2.0”政策强化金融支撑能力,鼓励设立10亿元规模区块链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金集聚形成资本供给效应,为区块链企业提供天使投资、股权投资、投后增值等多层次服务,建立“多基地+大基金”分布式金融生态圈。
2020年3月,广州正式获工信部批复创建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创建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城市。
另外,
深圳、佛山、珠海也出台了针对区块链的扶持政策。佛山南海区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珠海横琴新区发布了《横琴新区区块链产业发展扶持暂行办法》;深圳将区块链涵盖在新兴产业、金融产业等行业中进行扶持。
省内5000多家科研类公司
在积极推出区块链相关政策的同时,广东省不断探索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将
区块链应用于实体经济,打造“区块链+”,扩大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商贸、政务、民生、智能制造、物流和
能源等重点行业的应用。
在政务领域,以佛山为例,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IMI身份认证平台”,通过“IMI身份认证平台”验证“我就是我”后,可在移动终端完成基本信息的录入和表格的填写,并将办事申报材料提交到一门式系统,完成多项政府服务事项的申办。
目前,该平台已涵盖证件办理、证明出具、资格认证、小额津贴发放等四种必须本人现场确认身份的服务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较重视区块链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公司数量全国最多。
据零壹财经·Binary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区块链公司科研类的公司为5444家,主要分布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及金融业等5个行业。
另外,根据国家网信办全国前六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数据显示,广东省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293个,占比27.9%。
目前,广东省聚集了华为、腾讯等一批以底层平台技术研发为主导的大型龙头企业,为中小企业区块链开发者提供底层技术支撑服务;平安科技、众安科技等优势企业则聚焦于行业应用层研发,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区块链全套解决方案。
深圳市金融区块链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姚辉亚接受《区块链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金融科技龙头企业众多,对全国乃至全球年轻科创人才的包容与吸引力较大,熟悉分布式技术的互联网及科技人才聚集优势明显。
“目前深圳的区块链产业政策及主流区块链技术应用都以促进产业数字化为目标。”姚辉亚进一步表示,以区块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为例,选择
联盟链的技术路径服务产业区块链的发展,已成功支持政务、金融、
农业、
公益、文娱、
供应链、
物联网等重点应用领域的数百个
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收集到的标杆应用超过200个,有效推动区块链应用于产业数字化,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以区块链为首的金融科技技术蓬勃发展,为解决地区制度的差异提供了新的路径。”李贺分析称,区块链有望助力大湾区建立可信的跨境数据交换和商业合作模式,助力多地监管共同建设跨境的金融基础设施,例如跨境征信、跨境KYC、跨境反洗钱等,有效兼顾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