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选择有资质的
区块链研发机构作为开发单位。为避免知识产权纠纷、代码漏洞、“后门程序”等风险,在治理主链开发单位的选择上,可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经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认证的区块链研发机构中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优先挑选相关国家技术标准、安全规范的发起、编制单位,以便更好地融入国家标准。二是加快构建高安全性、高扩展性的治理主链。根据城市治理的需求,在安全性、扩展性和去中心化之间做出取舍,以高安全性为底线,以满足治理流程的高扩展性为刚性条件,科学规划治理主链的共识算法、数据结构与运行逻辑,为各部门治理应用的接入和高效运行夯实基础架构。三是以区块链进行政务流程改造,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基于区块链点对点数据交互机制,将治理符号转译为治理主链的智能合约代码,并以智能合约代码重构、简化数据协同流程,以代码自动核验、智能执行代替人工干预和纸质证明,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和治理协同效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四是有序推进城市治理应用上链。参考
南京、
济南、佛山经验,首先探索上线区块链电子证照平台,以电子证照为锚,逐步打通不动产交易、企业登记注销、社会医疗救助、婚姻登记、医保报销、
金融服务等应用。通过2~3年时间的建设,使城市治理应用能上链尽上链,最终实现“链上治理”。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