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应用 查看内容
  • 3172
  • 0
  • 分享到

“链”动数据 长三角征信链探路可持续发展

2022-5-19 08:42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借力区块链 平衡安全与发展


  与传统征信多以借贷信息为主不同,“长三角征信链”主要是利用替代数据刻画企业的信用状况。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借贷信息以外的数据统称为替代数据。近几年的实践证明,作为借贷征信数据的补充,替代数据能够很好地刻画企业信用状况,潜在的商业价值正逐步体现。

  参照《长三角征信链征信一体化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信用报告主要包含工商基本信息、股东信息、董事监事及高管信息、社保公积金缴存信息、资产负债表主要信息、利润表主要信息、主要财务指标信息、纳税信息、海关进出口信息、水电气缴费信息等29项信息。有了这些替代数据,银行可以更清晰、全面地了解企业,再作出授信与否的判断,尤其对于缺乏借贷信息的首贷户、信用“白户”,多维度的替代数据能够更好提升银行的风控能力。

  替代数据是作为传统借贷数据的补充而存在的。苏州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康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仅仅依靠传统的模型、线下营销等方式,银行难以找到适合放款的小微企业。他表示:“传统模式并不适合面对大量分散的小微企业,单纯依靠信贷、失信、惩戒数据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市场上还存在大量的缺乏信贷记录甚至没有信贷记录的‘白户’,这就需要能够归集到反映小微企业经营行为的先导性数据,形成客户营销指标,为金融机构普惠金融等提供营销获客支撑。”

  相比传统借贷信息,多维度替代数据可以反映企业持续经营行为以及法人、实际控制人等相关内容,刻画小微企业画像维度更多,也更为完整和清晰,通过对违约先导性标签、行业指标、经营异动、法人、高管等深度刻画,帮助金融机构提前预警,降低风险和成本。

  当然,让相关部门拿出自己的数据并不容易。“有些数据源单位总是觉得数据共享至企业征信公司,有着各种数据安全及泄露的风险,因此共享意愿较低。”人民银行苏州中支征信管理科科长殷贵梅告诉记者。

  “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对征信业创造的机遇令人兴奋,但一些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仍需进一步评估,应采取哪些措施控制负面影响需要业界在试用验证中逐步明确。”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对记者表示,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数据泄露风险等必须谨慎对待。

  那么,如何保障上链数据安全?殷贵梅介绍,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纯数字加密技术,各数据源单位可以仅将数据摘要值存储至链上,原始数据仍保留在数据源单位,使得查询者既能查询所需数据又无需访问原始数据,解决信息源单位的顾虑,降低信息采集难度。

  对于这一问题,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如何让数据合规安全地在“链”上流通、确保数据信息安全是“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存亡的生命线。“作为‘长三角征信链’的主要筹建机构,苏州企业征信在2020年1月接到了人民银行(总行)关于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征信领域应用试点的工作任务,在人民银行以及地方政府的指导帮助下,筹建了长三角征信链研发实验室。”姚康表示,“长三角征信链”将提供这些信息的单位作为业务节点上链管理,在充分保障数据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拓展征信数据维度,为小微企业完整画像,进一步为提升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提供更好基础条件。

  同样作为上链的征信机构,杭州征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磊也对记者表示,对数据安全问题不必过度担忧。“征信链充分利用了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技术特性和将数据哈希摘要上链,有效保障数据共享全程透明可审计,确保数据使用的合法合规,可以说对征信链在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使用等过程中潜在的数据安全隐患采取了多方面措施。”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