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应用 查看内容
  • 3171
  • 0
  • 分享到

“链”动数据 长三角征信链探路可持续发展

2022-5-19 08:42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初探市场化 深挖数据资源潜力


  “我们愿意为此付费。”一家商业银行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反复强调,他们愿意以付费的方式享受优质的征信服务。

  这也是大多数业内机构的共同态度。“高质量的征信服务能够帮助企业降风险、降成本、提效率、优服务。”苏州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范骏斌对记者表示,“加入征信链后,我行在授信审批时可以参考更丰富的征信链信息,形成企业初步画像,降低了小微企业授信审批的难度,提高了审批效率。如果征信产品符合我们的需求,即便收费也是笔好生意。”

  征信机构也看好这片业务蓝海。“目前‘长三角征信链’的服务是一项金融基础设施,这些基础服务应该是公益的。”上海卫诚企业征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中伟表示,“但将来我们一定会探索市场化发展路径,找到可持续发展模式。现阶段 ‘长三角征信链’还处于起步阶段,包括数据积累、共享模式等都还在探索中。”

  邓中伟介绍,作为金融基础设施,“长三角征信链”已经构建完成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上链数据的丰富度、质量和应用方面还面临挑战。他表示,目前各家上链的数据内容重复度较高,税务、公积金和社保等核心数据归集和清洗存在差异。在应用层面,目前还主要是征信报告查询方式,多是辅助决策作用,但在诸如支撑商业银行线上“秒批秒贷”产品开发、贷后管理等深度应用场景,需要突破数据线上授权、数据线上调用、数据质量管控方面的不少瓶颈。

  “‘长三角征信链’的应用服务质量取决于上链的数据。”天翼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翼征信”)副总经理谢杰告诉记者,与此同时,数据要素作为生产资料,要合理合规地流通和共享才能发挥价值。

  以标准规范数据源,几乎是所有受访机构的迫切呼吁。记者了解到,当前,不同源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时效性、覆盖率也不尽相同。尽管这些数据给银行提供了多角度参考和数据补充,但由于缺乏对各机构数据的详细说明,银行对链上数据所覆盖地区、数据覆盖率、数据包含维度以及数据来源缺乏了解,向下推广业务存在困难,数据的时效性和数据质量也有待提升。多数机构都表示,需要通过“长三角征信链”的探索,形成统一的数据规范,系统地进行数据治理,实现高效可靠的应用。

  展望下一步市场化发展路径,谢杰从数据、产品和服务方面提出了对“长三角征信链”发展的建议。例如,数据层面,建议逐步推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让更多拥有合规数据的企业愿意加入,满足链上金融机构实际场景需求,快速建立起服务生态;产品层面,建议供需双方“结对子”,加强方案研讨和加快应用落地,鼓励先行先试,探索适合“长三角征信链”的模式,开发有征信链特色的征信产品。

  “可以在征信链中增加运营商特色数据,帮助金融机构全方位、多维度掌握企业的信用信息。”谢杰建议。据他介绍,天翼征信可依托母公司中国电信(601728)对运营商自身供应链数据进行挖掘和应用。“我们首次提出供应链征信的概念,与现有公开数据整合互补,形成新的能力,未来通过与链上金融机构合作从而更好为中小企业提供普惠的金融服务。”他表示。

  当然,除了安全考量,各家机构也坦言,在数据共享时还有其他顾虑。“越是大型机构,数据共享难度越大,直接原因是初期很难提供行之有效的对价机制。一般的市场化征信机构商业对价能力相对较弱,这背后主要是各数据拥有人对数据出库的利益、合法合规性的认识不一致。”一家市场化征信机构对记者表示。

  “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谢杰对记者表示,采用安全多方计算和联邦学习为核心的隐私计算技术,可以在保护数据本身不对外泄露的基础上实现多方参与的计算任务,解决数据流通中兼顾“可用性”与“隐私性”的难题,进而为数据孤岛间价值流通搭建合规桥梁。

  “平台在人民银行的支持和监督、在各征信机构公益性定位下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一步,可结合征信链平台的运营现状,进行有效、合理的市场化运作,使平台可持续良性发展。”邓中伟表示,“银行在实际业务开展中各条线、各部门都已接触了大量数据服务商。下一步,要进行市场化探索,在已有数据基础上加强探索,强调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和专项特色,提高数据挖掘和模型加工的附加价值。”

  此外,也有机构建议,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对隐私计算任务进行调度,满足应用层服务的智能化、可信性与稳定性,最终形成征信链参与方之间可持续的商业生态。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123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