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23983
  • 0
  • 分享到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变革路径

2023-5-7 23:09

来源: 新经济导刊 作者: 高世楫 俞敏

“双碳”目标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为人民谋幸福,就是要求党和政府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宗旨原则,促使中国共产党逐步深化对现代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经过多年探索,最终形成了新时代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现代化总体布局,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显著特征。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正是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基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知,人们逐步认识到依靠以化石能源为主的高碳增长模式,已经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日益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已开始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现有的发展方式日益显示出不可持续的态势。为了永续发展,人类必须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虽然发达国家应该对人类绿色低碳转型承担更大的责任,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不能置身事外。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现代化关键时期,工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利用效率偏低,使中国传统污染物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都处于高位,严重影响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而影响提升人民福祉的现代化建设。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