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VOCs污染防治顶层设计日臻完善,管理标准体系日趋健全,但相较SO2、NOx等传统污染物,VOCs治理工作仍是大气环境管理的重点和突出短板。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固定源处处长王凤认为,当前VOCs治理在源头控制、污染治理、规范管理、管理能力4个方面还不够到位。分析源头控制不到位的原因,王凤说:“除了管理短板和技术上的问题,一些企业在认识上还没有转变,对一些成熟的技术不敢用或是觉得成本高。事实上,有些企业做完源头替代以后,通过全环节、全流程测算核算会发现是节省了成本的。有关应用案例可以在行业内更多地分享和推广。”她指出,应在源头替代、排放控制、监测监控、监督执法、技术创新方面全面加强相关工作。“对于有组织排放管理,部分地区低质低价、简易低效治理设施仍普遍存在,下一步我们还要开展简易低效设施全面排查整治,当然,提升改造过程也不能‘一刀切’要求所有企业建设RTO(蓄热式热力焚化炉)、RCO(蓄热式催化燃烧设备),应当以适宜为第一位,建设适宜高效的治污设施。”
“双碳”战略与VOCs治理的关系一直是业界关心的话题。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
能源学院院长叶代启分析了“双碳”背景下的VOCs治理情景,认为“双碳”政策的实施有利于VOCs减排。同一经济发展速度下,2060年“双碳”情景下VOCs减排量比强化减排情景预计增加42.8万吨—43.2万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秘书长栾志强认为,“双碳”战略和减污降碳目标对VOCs污染源的排放管控、治理过程与治理工艺选择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在VOCs治理项目层面上,进行治理工艺选择时就需要对
碳排放进行核算,在治理效率提升和碳排放之间寻求平衡点。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