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5667
  • 0
  • 分享到

减碳:当心六个大误区,留意百万亿商机

2023-5-22 13:56

来源: 中外管理杂志

误区四:过分依赖碳封存


民营企业需要注意一件事,现在有人在宣扬搞碳封存项目的利润很大,事实真是如此吗?

国际上最成功的碳封存项目在美国,已经运营了10年,但去年已经停运。因为,碳封存的过程较复杂,并同时要有碳排放,封存量与排放量两者相差不大,而且这个过程中商业成本非常高,大约200美金才能封存1吨二氧化碳,而1吨碳交易在中国只有50元,在欧盟也只有80欧元。另外,中国每块土地都存在着地震断裂带,油气资源少、地层较脆弱,所以要储存大量二氧化碳的难度很大。

碳利用技术经济价值有一个金字塔模型,最底层的是二氧化碳强化石油开采技术,驱替煤层气、矿山灭火等,可以消耗大量的碳。优点是不产生附加产品,增强原有利用率;第二层是二氧化碳矿化利用(水泥、矿渣等),农业气肥等,目前被广泛应用,价值百元-千元/吨;第三层是二氧化碳生物转化,转化产品涉及食品、淀粉、饲料、化妆品等;第四层是二氧化碳生物转化,与第三层同样具备高附加值,产品价值在百元-万元/吨;第五层就是碳纳米材料,具有最高附加值,产品价值在万元-百万元/吨。

但现在成熟的技术还很有限,即使成熟的技术目前的成本也是居高不下,可以说90%的技术还在创造中。目前,中国GDP是世界第二,但碳排放却是美国的两倍多。其中,水泥和钢材生产环节产生的碳排放就占37%,将来还有很大的科技创新。

有人说,水泥还有什么科技创新空间?比如罗马斗兽场,采用的是火山灰和生石灰搅拌起来的低碳水泥,而斗兽场至今两千多年,水泥硬度还在不断提高。这种古老的零碳建筑材料、如果加以利用就可以降低水泥的二氧化碳排放。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