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2594
  • 0
  • 分享到

【碳与法治】涉碳案件日渐增多 相关法律供给不足

2023-5-25 19:21

来源: 《法治周末》 作者: 万文竹

涉碳案件有待统一裁判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发生调整,一些新类型案件也陆续进入诉讼渠道。

最高法环资庭三级高级法官孙茜在今年2月的一次公开会议上介绍,据统计,自我国签订《巴黎协定》以来(2016年4月22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涉碳案件近112万件。其中涉能源结构调整案件数量最大,占比80.4%。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杨巍告诉记者,涉碳新型案件呈现出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涉及领域多样性,即涉碳新型案件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涉及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煤炭、电力、服务业等众多领域。

二是矛盾纠纷复杂性,即涉碳新型案件纠纷涉及多重法律关系,如比特币“挖矿”案件,个人或企业通过一定设备及行为进行“比特币”行为,电力能源消耗巨大,不利于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排,整个“比特币”挖矿过程就会涉及“矿机”买卖、合作分成和托管服务等多重合同法律关系,人民法院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就需要统筹考虑。

三是权益纷争复合性。即处理涉碳新型案件既要准确适用法律规定,还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市场交易规则,如涉及产能置换案件、涉“两高”企业生态环境侵权案件,既要充分发挥合同在市场配置资源中的重要作用,又要按照产业政策和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总量双控要求,实现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和创新惠企纾困的有机统一。

“对于司法裁判来说,目前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是涉碳案件法律制度以及裁判规则、裁判标准供给不足。”杨巍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是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第一部涉‘双碳’规范性文件,对于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审理涉碳这一新领域的各类案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助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在《意见》的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环资庭庭长刘竹梅如是说。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123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