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深化要素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全面实施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粤产粤优”综合评价,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投向制造业的资金、土地、用能、
金融等要素形成硬指标约束,推动科技、人才、资金、土地、数据等要素资源向制造业集中配置,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完善要素资源配置公开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参与资源要素分配。加快建设“
广东工业大脑”,建立全省政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路径,以广州、
深圳数据交易所为枢纽构建覆盖多行业多领域的数据产业生态,打通各类数据要素向制造业赋能的渠道,提升产业治理能力。多渠道统筹加强制造业发展资金保障,加大省级财政资金的保障力度,省财政在政策期安排一定规模专项资金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强化制造业项目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用地用林用海指标保障。划设工业用地控制线,有效保障工业用地空间。实施“节地提质”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工改工”,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供应。省市联动对投资5000万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给予用地指标单列保障。加大政银合作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和产品,支持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探索设立专业部门等方式,提高对制造业贷款投放比重,加强对制造业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加大首贷、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等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区结合当地制造业贷款情况,采取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差别化激励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鼓励保险机构提供保险资金支持、融资增信、风险保障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深入发展产业链与
供应链金融模式,促进产业链与供应链内信用资源流转,满足中小企业资金融通需求。争取地方债券、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向制造业倾斜。加大债券融资服务力度,增强债券市场服务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质效。建立与深交所、港交所、上交所、北交所等境内外交易所的联动机制,推动更多省内制造业企业上市,扩大直接融资。鼓励相关公募、私募基金加大对制造业的股权融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资本向制造业倾斜。采取措施适当降低工业用电、用气价格,积极探索海上风电、火电等直供园区企业。积极争取制造业重大项目能耗纳入国家单列范围,符合要求的项目能耗由省统筹。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