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对于企业而言,只有当碳资产成为一种
金融手段,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与盈利,企业主动减碳的动力和效率才能大大提高。例如,2020年特斯拉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实现盈利的手段就并非因为汽车销售,而是因为向其他汽车制造商出售了大量的
碳排放额度。
在李伟看来,除了政府治碳、企业管碳,个人碳普惠往往是较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场景,但其实有很大的挖掘和发展空间。
“个人的绿色行为如植树、绿色出行、旧衣物回收等减碳行为都可以被记录下来,转化为碳积分进行消费或者兑换等。虽然相对于企业而言,个人碳排放的量很小,但如果大量的人参与进来,将形成一个可观的减碳总量,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让绿色
低碳的生活方式常态化。”李伟说。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