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8197
  • 0
  • 分享到

2050年前累计投资至少250万亿元,低碳经济蓝海掘金

2023-8-28 09:53

来源: 财经十一人 作者: 周园

作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中国主动达峰面临着多重压力


经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使用效率、能源需求强度这四个因素共同作用,造就了中国的碳排放体量。作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中国主动达峰面临着多重压力。

第一,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在推进发展的同时快速减排,难度史无前例。第二,大部分国家自然达峰时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约2万美元,中国2020年人均GDP仅略高于1万美元。第三,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过渡的时间短,发达国家的过渡时间普遍为40年-70年,而中国力争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并将达成全球最高的温室气体排放降幅,时间和力度压力前所未有。

但纵观历史,每一次能源结构的大幅调整都会引起新科技爆发、产业重塑乃至世界格局重塑。积极把握碳中和机遇,中国就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获得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可持续增长动力。

首先,进一步巩固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践行“双碳”目标,将避免对自然系统造成可预见的破坏,同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最终带来75%-85%的减排量。

其次,对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碳中和的相关举措将带动“绿色经济”蓬勃发展。根据BCG测算,在升幅2℃路径下,到2050年将带动1%-2%的GDP年增长,同时将拉动绿色经济相关就业。

最后,推动绿色技术突破创新。作为世界最大的油气进口国,中国将进一步发展绿色技术,减少80%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转型的同时,国家能源安全也更有保障。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