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5980
  • 0
  • 分享到

碳排放管理员如何管好碳资产的内动力

2023-9-4 10:53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丁美栋 张嘉幸

碳排放管理工作有时也会遭遇误解


  由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技术节能需要较大资金投入,且见效周期较慢,常有人认为,高耗能行业强调节能减排和提高生产效益之间存在冲突。

  在马怀军看来,能源型企业降低碳排放是一个志在长远、功在千秋的过程:通过制定节能降碳计划和调整能源使用结构,能够降低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耗能,以更少的能源成本输出更多的生产总值,长远来看会带来更大效益。

  马怀军以一项清洁能源技改项目举例。为了降低轮胎制造单位产品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双钱集团重庆公司根据实际进行了能源结构调整。马怀军算了笔账:在技改项目中,公司前期共投入2066万元。作为回报,能源结构调整后,能够实现年节能1.8万吨标准煤、减排5.6万吨二氧化碳的效果,这在碳交易市场上是一笔盈余可观的碳排放额。该项目已完工运行,降本增效效果显著,每年为企业节约至少1650万元。

  除了技术节能外,作为碳排放管理员,马怀军还在日常管理上下功夫,带动公司全员参与节能。“这是我们公司自创的线上能源检查整改平台。在生产中,员工若发现任何能源浪费现象,都可将其录入平台,之后会有专门人员跟踪和落实相关问题,督促及时整改。”马怀军介绍了公司的管理节能措施,包括深度错峰生产、节能照明灯具更换、建立能效激励机制等。他表示:“看着企业碳数据实打实地逐月下降,生产和社会效益稳步上升,我感觉手头的工作充满价值!”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