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
碳交易市场动态和公司降碳表现,满眼数据、满屏表格、满脑子计算公式是常态。”马怀军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马怀军的“忙”是整个
碳排放管理行业火热的缩影。《中国
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预计,全国碳市场完成发电、石化、化工、建材、
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民航等八大高消耗行业的覆盖后,配额总量可能扩容到70亿吨,覆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0%左右。此背景下,不少企业纷纷设立并扩充相应碳排放管理岗位,“双碳”人才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天津市某化工企业员工介绍,其所在公司作为碳交易市场履约企业,此前只有1名专职碳资产管理师。考虑到碳资产的
金融属性,未来公司可能需要50名专业人员。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