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国要实现双碳战略目标,需要精准研判未来
碳排放趋势,做好顶层设计并提出实现路径与路线图,最终实现经济、
能源、环境、气候共赢。
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1年第12期刊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项目研究团队的《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碳达峰路径分析》一文。文章在充分考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技术可达性、措施可行性等因素下,通过反复优化和论证,提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碳达峰的路径及举措。
引言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非传统安全挑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全球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目前,全球已经有50多个国家实现碳达峰。其中,美国于2007年实现碳达峰;欧盟各成员国碳达峰时间不一,整体于1990年实现碳达峰;日本于2013年实现碳达峰。此外,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零碳”或“碳中和”气候目标。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出拟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英国、瑞典为代表的6个国家已将碳中和列入实质性立法。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是,中国目前仍处在碳排放上升阶段,尚未实现碳达峰。因此,本文在充分考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技术可达性、措施可行性等因素下,通过反复优化和论证,提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碳达峰的路径及举措。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