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5045
  • 0
  • 分享到

衔接碳市场和电力市场,建立中国绿电市场化机制

2023-11-14 12:48

来源: 《中国发展观察》 作者: 韩雪、高世楫

建立绿电市场化机制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凭证统一”和“信息归一”

  绿电的环境权益无法直接在电力的物理系统中识别,因此,需要对绿电进行识别并明确绿电的环境权益,这就需要统一的环境权益凭证,并建立一套围绕绿电环境权益的注册登记、交易结算和追溯系统,保障绿电环境权益的产生、交易和核销等信息的全流程管理。以绿电项目信息为基础,构建起一套包括注册、筛查、核发、追溯、核销、披露的全流程信息体系(见图2)。


  此外,应进一步完善绿证信息,包括:所在地、投产年份、装机规模、累计运行小时数、技术种类等项目信息;电量产生时间、采购方式(是否采用PPA、电证合一或用于替代补贴)、交易时间、交易平台等交易信息;获得经济激励政策信息(电价补贴、投资补贴、保量保价收购等)。

  (二)高效匹配绿电供需,形成合理价格曲线

  首先,要坚持以稳步改善电力供应结构为目标,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落实到用电主体,在稳步提升绿电消费占比的同时,为自愿采购建立充分反映环境价值的绿证价格。


  其次,应加大开发绿电的自愿市场,扩大绿电环境效益的应用场景,为绿电环境价值实现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一是要鼓励各类机构开发与绿证挂钩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100%绿电产品、零碳产品等,充分挖掘绿电的环境价值;

  二是要做好特殊绿电种类与能耗“双控”核算、CCER、电力市场等机制的衔接,充分反映绿电的额外溢价;

  三是要加强电力零售市场对用户需求和绿电供给的衔接,鼓励售电企业通过整合电力市场服务、绿电采购和碳市场交易为企业提供集成的能源服务和碳资产管理服务,提升分布式发电和中小电力用户参与绿证市场的积极性。

  还要加强对绿电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运行。一是要强化市场准入,明确相关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绿证适用基本规范,通过“黑名单”制度约束产品开发和交易行为;二是要加强各个自愿交易品种的信息披露,及时充分反映交易种类、规模、价格和市场主体类型;三是要做好各类市场信息的有效及时衔接,避免“一女多嫁”等现象。

  最后,通过为绿证设置有效期、建立绿证回购和投放机制等方式,保障市场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

  (三)加快培育基础能力,建立和完善配套机制和标准

  加快信息系统和追溯核证平台建设。基于绿电项目管理信息和并网信息,加快完善绿电项目台账信息;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交易平台和交易产品准入和监管系统;基于项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信息,建立并完善项目发电量合规筛查和追溯机制,避免双重计算,为开展第三方认证业务提供数据服务。建立第三方认证制度,结合各类交易品种的开发,培育认证服务业,提高认证能力和认证质量。基于国家绿电市场化机制设计,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激励生产低碳化的绿电交易和采购的标准体系,加强认证监管和国际标准互认。修订相关法律,保障绿证对环境效益主张的合法性。

  进一步完善绿电市场化机制的建议

  (一)做好与碳市场的衔接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