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除了现有的火电行业,还有7个高排放行业需要被逐步纳入全国
碳市场。其中,民航比较特别,其纳入时间主要需要考量民航局意愿、欧盟CBAM机制以及CORSIA机制(国际
航空业碳抵消与削减机制)的影响。此外,还有6个工业行业,包括石化、化工、建材、
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等。从2013年开始,我国六大工业行业及其下属的十多项子行业已被纳入全国碳市场
碳排放数据报送体系,有了比较好的数据基础。
考虑到不同行业之间在排放体量、企业类型、数据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性,需要通过建立一套统一的评估指标和权重体系综合分析行业纳入的优先顺序。
从目前的分析结果看,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有大概这样一个行业优先序,排名第一是
水泥,第二是电解铝,其次分别是炼钢、合成氨、炼油、甲醇、乙烯、电石、铜冶炼、玻璃、造纸和钢加工。
根据电力行业经验,每纳入一批行业至少需要1年-2年的时间,所以从今年开始一直到2030年,大概可以把这些行业分成5批纳入。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白华兵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