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院长蒋庆哲表示,之所以实现方式上有差异,原因在于各地
能源资源禀赋不同,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如
北京、
上海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碳达峰目标和时间节点,而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相对较为宽松。产业结构调整上,许多地方的实施方案都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鼓励发展绿色
低碳产业,减少高
碳排放行业的比重。但一些地区还提出了具体的产业转型升级方案,以适应碳达峰目标的实现,结合各地实际方法路径各有不同。能源结构优化上,各地普遍提出要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一些地区还提出了推动能源消费方式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