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国有生产和使用的HCFCs共五种,其中一氯二氟甲烷(HCFC-22)、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1-氯-1,1-二氟乙烷(HCFC-142b)三种物质占全国HCFCs生产总量的99%。《名录》推荐了此三种HCFCs的23个替代品,其中制冷剂替代品7个,发泡剂替代品7个,清洗剂替代品9个(类)。
根据2023年度核发的HCFC生产配额情况,一氯二氟甲烷(HCFC-22)生产配额为18.18万吨,占到HCFC总生产配额21.48万吨的84.6%。
为了替代这种GWP值高达1810的制冷剂,《名录》中推荐了七种消耗臭氧潜能值(ODP)为零且GWP值较小的绿色制冷剂,如丙烷、异丁烷、氨、二氧化碳等,涉及房间空调器、家用热泵热水器、工商制冷系统、冷库、压缩冷凝机组等应用领域。这其中,特别是丙烷作为家用空调和热泵热水器的首选替代制冷剂,二氧化碳作为家用热泵热水器行业的推荐替代制冷剂备受瞩目,为相关行业、企业研发和使用替代品提供了有益指导。
为持续开展ODS的淘汰和替代,中国在2004年、2007年分别发布了《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目录(第一批)》及其修订稿,推荐了氟氯化碳、哈龙、甲基溴和甲基氯仿的替代品,对推动这四类ODS的如期淘汰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正在开展最后一类ODS含氢氯氟烃(HCFCs)的淘汰和替代工作,并已实现2013年冻结、2015年削减10%和2020年削减35%的目标,正在向2025年削减67.5%的目标加速迈进。
此次《名录》的制定和发布将指导各地方及行业采用绿色
低碳的ODS替代品,加快推进HCFCs淘汰进程,展现中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负责任态度和积极行动。
此外,根据《基加利修正案》的相关规定,为了实现高质量履约,生态环境部于2023年11月6日正式印发《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