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国内重点排放行业纳入
碳市场还有利于应对来自国际层面的碳贸易壁垒。例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
钢铁、
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这六种产品的进口商在未来支付中欧间的碳价差值,这一碳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未来中国向欧盟出口的产品尤其是钢铁和铝这些中国占欧盟进口份额较大的产品受到制约。而尽快将相关领域纳入碳市场覆盖范围,形成国内市场的碳定价机制,有助于相关行业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国际贸易中的碳约束条件。
钱立华:碳市场扩容包括两个方面。从纳入管控主体来看,本着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下一步,全国碳市场将会优先考虑
碳排放量大、数据统计基础好、产能过剩等行业,预计会优先选择水泥、电解铝和钢铁三个行业。从全国碳市场交易参与主体看,建议可以优先考虑一部分具备碳资产管理交易经验、抗风险能力强、有利于提升
碳交易活跃度的机构进入全国碳市场开展交易,如部分碳资产管理企业、商业银行等
金融机构等。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