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6191
  • 0
  • 分享到

从巨头搭建开放平台,看互金2.0时代的到来

2018-7-6 11:49

来源: 洪言微语 作者: 薛洪言

互金1.0:得场景者,得天下


互金1.0阶段,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更多地属于竞争关系,直接的诱因是传统金融机构不能很好地满足互联网新业态及其用户的金融需求,于是互联网巨头开始自己下场干金融。

蚂蚁金服的发展之路是典型的代表。2004年前后,电商的生态环境还十分不成熟,买家和卖家缺乏信任,很多交易以同城为主,线上信息联络、线下实物和资金交割仍是主流的方式。为解决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淘宝上线支付宝,为买卖双方提供担保支付服务(即买家确认收货后,支付宝才将冻结的资金给到卖家),系国内第三方支付的雏形。

一个新生事物诞生后,其发展本身会带来一系列衍生问题,为解决这些衍生问题所作的很多探索与努力,事后来看都促成了更大、更有前景的业务的诞生。担保交易上线后,电商平台交易量迎来爆发式增长,为降低财务对账压力,虚拟账户体系被提上日程,虚拟账户的上线,使得用户信息留存成为可能,为后来的大数据风控和金融科技埋下伏笔。

2011年以后,随着央行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金融从隐形机遇演变为显性风口。

一大批互联网巨头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以支付牌照为例,支付宝和财付通均在第一批名单(2011年5月)中,苏宁易付宝在四批名单(2012年7月)中,百度百付宝出现在第七批名单(2013年7月)中,……

依托各自的生态场景,以支付搭建账户体系,以宝宝理财为基础引流产品,以消费金融为增值服务,巨头的互联网金融布局相继在2014年前后完成。

2013年下半年,商业银行以直销银行的方式开启了互联网转型,在产品形态上与互金产品相似,但竞争结果并不理想。原因有很多,有一点很重要,互联网巨头自身就是场景方,其金融产品自然嵌入场景中,离用户近,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金融需求;而银行的金融产品与用户之间一直隔着一层场景,怎么追都追不上。

传统金融产品与互金产品之间,看上去是体验的差距,本质上则是场景的差距。在互金1.0阶段,得场景者,得天下。甚至一度有段时间,场景金融成了互联网金融的别称。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标签: 互金20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