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不仅为我国碳市场建设任务作出全局性、系统性部署,同时也为“十五五”规划阶段及未来市场的运行和发展奠定
在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江门市主动探索建设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涵盖小微企业的普惠型企业碳账户体系,创新推出“邑碳贷”系列信贷产品,推动企业减排成效转化为融资优势,以数字引擎驱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未来,江门市将继续完善普惠型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强调“加强全国碳市场与绿电、绿证等市场化机制的政策协同、制度衔接”,明确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治理,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根据《巴黎协定》及相关决定要求,各缔约方需在2025年提交到2035年的国家自主贡献。2025年9月24日纽约当地时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视频致辞,郑重宣示了中国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
2025年,全国碳市场迎来扩容,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获准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容后的全国碳市场有何新变化?
我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CORSIA 当前的信用短缺并非单纯的项目数量问题,而是由标准过于严格、审批流程过于规范所引起的制度性结果。这种高门槛虽然确保了信用质量和可追溯性,但也导致潜在项目难以及时进入市场,使供给严重滞后于需求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绿电绿证机制均是基于市场的重要气候政策工具,两者的最终政策目的都是促进低碳转型,但是存在较大差异。一是促进低碳转型的方式不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国际最主流的、通过碳定价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工具,而绿电绿证机制主要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充分彰显了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应用更加广泛深入。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挖掘十个以上可复制
唯有全球共同加大努力,才能避免气候灾难。透明度机制不仅让我们有机会监督各国履行承诺,更能借此平台展示创新解决方案、分享成功实践,从而激发更宏大的气候雄心与更果敢的行动——最终将庄严承诺转化为切实进展
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自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