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大会第六届会议于2024年2月26日至3月1日在肯尼亚内罗毕环境署总部举行,主题为:采取有效、包容、可持续的多边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通过决议和行动号召,大会发挥领导作用,推动政府间环境行动
建立健全碳管理工作体系,提升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树立零碳示范标杆,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碳管理,建立工业产品碳足迹数据库,推动建立碳标签制度,建设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实现碳足迹标识国际国内互认
全国碳市场建设尚待完善的地方表现为:一是全国碳市场仅覆盖电力行业,行业覆盖面窄,参与主体相对较少;二是碳交易品种有限,缺乏多样化选择,影响了市场的活跃度和灵活性;三是碳排放配额偏宽松,导致市场供大于求,难以形成合理的碳价,也难以形成有
各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提升本市涉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以下简称“ESG”)水平,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同意,市商务委制定了《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人工智能进入爆发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主张发展与安全并重,既要拥抱新事物新机遇,也要装好刹车再上路,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清楚阐明了中方的态度和主张。我们关注的主要是三个确保:一是确保有益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均积极落实节能、环保、低耗的各项举措。在建筑领域,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低碳建筑等渐受公众青睐。本文基于建筑与“双碳”关系,结合当下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对建筑行业发展路径进行剖析
全国碳市场建设尚待完善的地方表现为:一是全国碳市场仅覆盖电力行业,行业覆盖面窄,参与主体相对较少;二是碳交易品种有限,缺乏多样化选择,影响了市场的活跃度和灵活性;三是碳排放配额偏宽松,导致市场供大于求,难以形成合理的碳价,也难以形成有效的减排压力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和《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未来百年,南极将持续增暖,西南极冰盖可部分或全部瓦解,导致海平面上升数米。南极周边海域海冰快速下降,表面白色的冰雪被深色的海洋或陆地取代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自2020年庄严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出台的系列文件已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有力促进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去年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两年半以来取得四方面成效:一是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框架体系;二是建成了“一网、两机构、三平台”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三是碳排放核算和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四是市场表现平稳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