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控排履约企业,碳交易尚未对碳交易公司、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等市场主体开放。随着国家加大对金融系统支持绿色低 碳发展的力度,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等纷纷布局绿色金融领域。但当前中 国碳金融市场参与度还远远不够,专业化投资群体不发达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全国碳市场建设加速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 办法(试行)》把碳交易范围从试点扩展到全国。2021 年 7 月,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 已有的区域市场与全国市场并存
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任务,面临着规制作用有限、价格信号失效和碳泄漏风险三个问题,难以充分发挥促进企业绿色生产率提高的作用。碳市场不仅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保障,也是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我国自2013年起逐步开展碳市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做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政府《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完善碳定价机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衔接协调……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政策系统集成和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打好政策“组合拳”,做到前后呼应、衔接配套,协同发力、形成合力,才能确保“双碳”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12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2.0)》,梳理收录今年以来国家延续、优化、完善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50项税费优惠政策,帮助纳税人缴费人知政策懂政策,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现有的碳信用产品和碳市场还难以有效地兼顾生物多样性效益。目前,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正在探索建立一套类似于VCS体系的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绿色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GVER)”,为满足企业ESG和社会公众自愿减排行动提供高质量碳汇产品
2023年1月,香港交易所发布了一份《有关全球碳市场的发展与香港市场的机遇的研究报告》。该份报告强调全球碳市场与交易所的发展历程,并据此检视中国的情况,以及表明香港作为绿色金融枢纽及地区碳交易中心的潜在角色
如何有效把更多来自中国企业的实践举措纳入“国际最佳实践”数据库中,是中国企业提升“全球ESG话语权”和帮助完善“全球ESG治理”的关键。
锅炉是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 ,广泛应用于电力、供热、石化、 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 目前 ,我国各类锅炉年消耗能源约 20 亿吨标准煤,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 40%,是我国能耗量最大、碳排放量最多的耗能设备。近年来 ,我国大力实施煤电结构 优化和转型升级
2023年11月29日,美国政府发布《推进综合温室气体测量、监测和信息系统的国家战略》,旨在加强美国对温室气体测量和监测的能力,提供更全面、更细致和更及时的数据,以支持气候行动。该战略由温室气体监测和测量机构间工作组
碳普惠,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依据一定的技术标准或方法学,对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在低碳出行、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公益和低碳运营等五个场景下的降碳减排行为进行减排量量化、记录、核证,并通过交易、兑换、优惠等形式形成市场化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