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双碳”的前提,是要查清碳排放量,摸清碳足迹。李毅中提到,要梳理碳源分布,依靠科技持续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尽快建立完善碳排放、碳统计的剂量统计监测评价体系,摸清楚碳排量、碳温度,建立碳数据库,建立科学可靠的双碳工作流程
《工作计划》明确了全年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建设碳普惠体系、完善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技术研究、强化组织保障等6大类29项48条具体任务
数千场活动、超过11万人注册参会……2023年11月30日-12月12日,来自近200个缔约方的谈判代表齐聚迪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虽然历经波折,充满艰辛,但全球还是达成了一致,完成了《巴黎协定》的首次全球盘点
就在不到一百年前,环境还被认为大体上能够自我修复,并且其太庞大、太古老,是万物之基础,因而不会被严重破坏,尤其不会被人类这种先进的、适应性强的,并且本质善良的物种所破坏。但显然,从我们21世纪的主流观点来看
碳交易地方试点工作2011年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个省(直辖市)、市启动。2013年起,7个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截至2022年6月31日,7个试点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5.14亿吨二氧化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条例的提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分三个阶段实施:过渡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在过渡阶段,进口商在2023-2025年无需承担碳费用,但是需要向欧盟提供进口商品的碳排放量报告
充分发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规模超大且最有潜力内需市场的优势,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2023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成为会议以来媒体上专家解读的热点:如何看2024年的经济走势、有什么新的提法,这些新提法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深意……
台湾碳权交易平台正式开张,台湾碳权交易所董事长林修铭表示,今年是台湾推动碳定价制度的关键年,12月22日更是台湾淨零减碳路径上的重要里程碑。首发碳权总吨数达88,520吨,开张日的碳交易总额逾80万美元,成交价格落于每公吨3.9至12美元之间,共有45家企业参与首
《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蓝皮书(2023)》《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2023)》:近年来,中央企业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创新开发绿色低碳新产品,着力建设绿色循环产业体系,探索延伸零碳产业,努力实现从源头到终端减碳。2022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12月25日至29日将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公司法修订草案、慈善法修正草案、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审议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中华
建设安全可靠的智慧应急体系。建设合作区智慧化应急综合指挥中心,汇聚城市风险感知数据,实现全领域、全区域、全时段监测。建立琴澳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实现防灾减灾信息互通、资源互助、通道互联、场所共用、指挥协同。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