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欧盟碳排放配额(EUA)现货总成交量168.60万吨,总成交金额1.51亿欧元,现货成交均价89.38欧元/吨;期货总成交量4.61亿吨,总成交金额414.76亿欧元,期货成交均价89.92欧元/吨。4月EUA现货结算价最低82.30欧元/吨,最高94.72欧元/吨;期货结算价最低83.54欧元/吨,最高94.86欧元/吨。
4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05.27万吨,总成交额5545.71万元。挂牌协议交易月成交量5.27万吨,月成交额287.91万元,最高成交价56.00元/吨,最低成交价50.50元/吨。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55.00元/吨
虽然临近履约期,但欧盟碳市场并未出现碳价大幅攀升的情况,反而有所回落。临近月末,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及碳市场相关立法通过后,碳价出现小幅上涨。
北京碳市场仅有3个交易日发生交易,但碳价变化相对明显,由74.00元/吨(4月13日)升至106.80元/吨(4月17日)后,月末又降至86.00元/吨(4月26日)。4月21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本市碳排放单位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
4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及总成交额有所回落,其中,挂牌协议成交量及成交额较3月有所上升,但大宗协议成交量及成交额下跌明显,分别环比下降21.63%和21.74%,导致总成交量和成交额的下降(挂牌协议成交量+大宗协议成交量=总成交量)
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标准是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规则的重要组成,是国际标准的热点领域。为进一步深化“双碳”标准国际交流合作,加大“双碳”标准开放发展力度,《指南》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发布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绘制了未来3年“双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施工图”。为推动《指南》有效实施,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近日,科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评估《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的实施进展。技术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重视。当前,碳中和技术主要体现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涉及价值观念、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等诸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工程,核心是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据丁仲礼院士估算,目前全球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是400亿吨,其中14%来自土地利用、86%来自化石燃料利用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中系统提出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创新方向,并重点突出了能源清洁低碳、零碳利用技术、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建筑交通低碳零碳技术、碳减排技术、前沿颠覆性低碳技术等方向
能源活动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构建新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以及适应新能源特点的新型电力系统至关重要。在上述系列低碳零碳技术之中,以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
通过分析国际国内碳达峰碳中和标准现状,结合当前工作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包含基础通用标准、碳减排标准、碳清除标准和市场化机制标准4个一级子体系、15个二级子体系和63个三级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