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双碳”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能走粗放型发展老路,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责任,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领导干部要加强碳排放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
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目前全国碳市场仅纳入发电行业,因此该部分碳排放指标总量即为整个发电行业所获得的配额总量。未来随着更多控排行业的纳入,该部分碳排放指标总量将进一步扩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发电行业的配额是按照
在多层次碳市场中,需要考虑碳减排指标间的互认。在减排项目开发产生的碳减排指标中,积极进行跨区域减排项目碳减排指标的开发,这样将有助于加强东西部合作,促进公正转型;通过设置碳减排指标互认标准,加强依据不同碳减排标准开发的碳减排指标互认,有助于促进碳减排指标的流通和应用。
对于我国来说,在落实“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也需构建多层次碳市场。在指标方面,建议根据行业+区域的分解方式,将我国碳排放总量指标分解为控排行业碳排放指标、地区碳排放指标、特殊行业碳排放指标和预留指标,并对地区碳排放指标进一步细分。为确保区域、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空间,引入碳减排指标,包括产能退出产生的碳减排指标、减排项目开发产生的碳减排指标、碳普惠机制下产生的碳减排指标。
欧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行者,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出台了《欧洲气候变化计划》《欧洲气候变化计划Ⅱ》《欧洲绿色协议》等碳减排政策体系。在2019年的《欧洲绿色新政》中,欧盟委员会提出到2050年欧洲要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
2020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阐明,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同时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
产品碳足迹和碳标签逐渐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要素之一,浙江省外贸企业众多,产品出口需求较大,有必要去探索产品全链条碳排放管理,支持企业开展碳标签实践。今年,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省经济信息中心等单位为浙江省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一定的长期较强劲的经济增长,而碳排放与经济增长(GDP总量扩张)相关性强,我国目前二者相关系数高达0.67(2011-2018年)。二是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加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相关程度更是高于GDP总量与之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讲,建筑领域能源消耗包含建筑建造能耗和建筑运行能耗两大部分。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2022(公共建筑专题)》数据,2010 — 2020 年,建筑能耗总量及其中电力消耗量均大幅增长。2020 年建筑运行的总商品能耗为 10.6 亿吨标准煤(t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