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地方积极推动《实施方案》落地落实,开展城市、产业园区、典型企业、政策机制等多层面、多类型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为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工作持续开展,强化交流互鉴
绿色低碳冶金研究院由全国最大短流程炼钢企业——四川冶控集团和中国金属学会牵头组建,聘请冶金工艺、绿色智能、安全管理、生态环境等领域专家,以及研究单位共同加盟。该研究院以“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引领全球”为目标,共建共享冶金行业“产、学、研、用”生态圈平台
遴选若干个减排潜力较大或低碳基础较好的建筑物开展近零碳排放建筑试点建设。以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稳步下降为主要目标,引导开展建设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着力提升建筑节能水平,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开展绿色运营,引导购买核证自愿减排量,降低建筑碳排放。
“低碳社区”是指通过构建气候友好的自然环境、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生活方式和管理模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低碳排放的城乡社区。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竞争愈发激烈。为了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经济博弈想要获得胜利,就必须应用低碳经济,促进国家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本文浅谈碳标签的意义与基础,结合碳标签对国际贸易以及我国贸易的
ESR是欧盟履行其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巴黎协定》所承诺贡献的一部分。欧盟是第一个通过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二级法,用以全面履行《巴黎协定》减排承诺的主要经济体,也向世界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即欧盟打算继续以身作则
ESR诞生于全球性气候公共物品供给困境突出的时代。2015年欧盟温室气体的排放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2%。④但在全球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队伍中,欧盟始终率先垂范。一般来说,气候政策被视为欧盟少数几个政策领域能够形成一致立场、发出统一声音的政策领域之一
欧盟就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治理、低碳经济转型等议题先后制定了《2020气候与能源一揽子计划》、《2050迈向竞争性低碳经济的路线图》、《2050能源路线图》和《交通白皮书》等大批文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的《2030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
在全球减碳大背景下,众多国际品牌、有前瞻性的企业为了展示企业社会责任感,纷纷加入可再生能源倡议(RE 100)、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等,并宣布企业碳中和目标,甚至逐步要求供应链、下游制造商提供低碳零碳产品,来满足碳中和需求。
从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国际竞争需要、适应科技治理现代化需要的高度,坚持全球视野、科技态度、严谨学风,做好主题谋划和内容撰写。丛书聚焦最突出的短板,内容涵盖全球气候变化与碳中和、能源、钢铁与有色金属
突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方面,科技创新上,丛书对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技术和主要应用进行介绍,分析各行业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严峻挑战,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路径和技术路线,展望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下一步,浙江将进一步推动碳足迹碳标签提质扩面,建立完善的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结合现有数字化平台积累更多本地化数据,推进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设;推动浙江省产业链完整的产品开展碳足迹核算和认证示范,为全国提供浙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