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本市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结合本市实际
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100个国家、地区陆续宣布了碳中和目标,其中包括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德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设定碳中和目标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最大亮点之一。然而,全球气候治理知易行难
区块链信息化平台将是碳核算和“双碳”目标规划的重要手段,要积极发挥平台的重要作用,帮助各级政府和企业开展碳中和规划。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
在全国率先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重庆成立了全国首个区域性气候投融资促进中心——重庆市西部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该中心一方面要为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社会资本“供给侧”找项目,引导资本等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领域流动,发挥好“引流”“导流”“分流”作用
碳排放权交易可以让碳排放指标像普通商品一样进入碳市场交易,以较低成本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碳排放权等环境资源的作用,倒逼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于投资应该聚焦哪一些领域的问题,潘家华总结和梳理了五个赛道,分别是:(一)生产侧的零碳赛道,包括零碳的风、光、水、生物质等零碳能源领域以及储能领域。(二)消费侧赛道,包括热泵、纯电动汽车、隔热材料等。(三)碳移除赛道,包括CCS和碳汇等
三个方面的“清楚认知”、两个方面的“充分利用”、以及企业自身碳能力的全面提升,将助力企业科学地和战略性地布局 “碳金融” – 减碳、卖炭、买碳、抵押碳等等,利用碳金融手段,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双碳”目标主要有能效提升、零碳排放和负碳技术三条路径。何洋认为,我国自上而下的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处于快速起步阶段,重点聚焦绿色产业范围、绿色项目认定。何洋强调,碳金融的创新不仅需要行业内的公司不断践行双碳项目,更需要金融机
“绿色债券评估认证”、“企业绿色年报倡议和评估”及“常规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三类可以帮助碳金融发展的工具。王宗挺强调碳减排项目开发的时候,需要考虑项目的额外性、项目的风险以及项目协同的效应,选择不同方法学和不同标准进行开发
碳资产管理将成为企业发展新增长点,企业可以从经济层面,环境层面和社会层面获得碳资产管理的收益。其中,经济层面可以挖掘企业的减排资产、充分管理好企业的排放资产,获得减碳收益。环境层面,培养了企业的环境价值观,对可持续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碳金融帮助企业在没有增加额外投资的前提下,既实现了碳资产的正向收益,也提升了企业的ESG评级,这对企业来讲是一个特别积极的正向反馈。同时,知己集团的清洁供暖+碳交易项目模式,也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成功样本案例
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历程,以及碳金融与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的关系,他指出,气候投融资以及碳金融是绿色金融里面必不可少的组成,碳金融和碳市场、碳交易密不可分,它需要碳定价的支持。碳金融可以分为融资类、资管类、衍生类、以及支持类四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