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碳排放特点之一是兼具能源供给端和能源消费端,能源基础设施作为供给端,是园区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吕军提出,根据团队研究,1600多家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的在役能源基础设施总装机容量占2014年全国总量的38%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本质意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解决环境资源约束问题。企业是降碳减排的主要对象,企业作为生产者,是碳排放的主要主体,又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保障,合理调控和引导企业降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新方法学对原有《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造林碳汇》(CCER-14-001-V01)。新方法学针对中国具体情况强化了监测数据质量,进一步明确了审定与核查关键环节,有助于产生国际公认的高质量碳信用,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实现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
碳云管理中心ESG研究院今日正式揭牌,碳云管理中心ESG研究院致力于研究和推广ESG理念、方法和数字工具,持续开展绿色ESG政策研究及标准建设,协助基金、银行和保险机构提升绿色ESG专业能力、开发ESG产品和分析工具,搭建ESG投资者网络,提供ESG方法、撰写报告和工具优化的交流与推广平台,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主体等绿色、可持续发展需求提供专业化的研究与智力支持。
2023年10月12日,欧洲银行管理局(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EBA)发布了一份关于环境和社会风险在信贷机构和投资公司审慎框架中的作用的报告。该报告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评估了现行审慎框架考量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情况。报告提出了有针对性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于2023年10月18日发布了包括《转型规划指南》(Guidelines on Transition Planning,以下简称《指南》)在内的系列征求意见稿,为银行、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规划提出了指导方针,以实现全球向净零经济的转型
为了使全球能源系统脱碳,全球需要逐步停止化石燃料的使用和生产,同时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使关键部门电气化、大幅提高效率,从而为快速、良治、公正的转型创造条件。到2030年,向净零排放转型可能使全球GDP增长4%。另一方面,为实现全面淘汰化石燃料
冶金产业是我省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是我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虽然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但是和欧盟比,我国碳市场的活跃度还是较低,而且差异比较明显。段茂盛列举了实际数据,目前,全国碳市场覆盖主体合计碳排放超过50亿吨,2年多的累计配额交易量不到4亿吨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近日起草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与以往的《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行动方案》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重污染天气应急仅针对PM2.5污染过程,不再以空气质量指数(AQI指数)为预警指标。因沙尘、山火、局地扬沙、境外传输等因素造成的重污染天气,不纳入预警应急范畴。
随着全国碳市第二个履约期的临近,碳价也毫无意外地开启了上涨势头,从8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从50多元涨到了70元,而且上涨的势头还很猛,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线下的供需关系更是如烈火烹油,最近在我朋友圈及群里陆陆续续有配额或者CCER的采购需求找过来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过渡期实施细则于10月正式生效。简单地说,该机制要求欧盟的进口商披露进口产品的碳排放信息,并在未来为碳排放强度更高的产品支付更多的费用。如果可以证实企业已经为碳排放付费,则相应的费用可以被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