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全球能源系统脱碳,全球需要逐步停止化石燃料的使用和生产,同时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使关键部门电气化、大幅提高效率,从而为快速、良治、公正的转型创造条件。到2030年,向净零排放转型可能使全球GDP增长4%。另一方面,为实现全面淘汰化石燃料
冶金产业是我省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是我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虽然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但是和欧盟比,我国碳市场的活跃度还是较低,而且差异比较明显。段茂盛列举了实际数据,目前,全国碳市场覆盖主体合计碳排放超过50亿吨,2年多的累计配额交易量不到4亿吨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近日起草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与以往的《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行动方案》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重污染天气应急仅针对PM2.5污染过程,不再以空气质量指数(AQI指数)为预警指标。因沙尘、山火、局地扬沙、境外传输等因素造成的重污染天气,不纳入预警应急范畴。
随着全国碳市第二个履约期的临近,碳价也毫无意外地开启了上涨势头,从8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从50多元涨到了70元,而且上涨的势头还很猛,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线下的供需关系更是如烈火烹油,最近在我朋友圈及群里陆陆续续有配额或者CCER的采购需求找过来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过渡期实施细则于10月正式生效。简单地说,该机制要求欧盟的进口商披露进口产品的碳排放信息,并在未来为碳排放强度更高的产品支付更多的费用。如果可以证实企业已经为碳排放付费,则相应的费用可以被抵消
此前,10月20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为全国CCER市场重启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法律保障。而项目方法学的公布为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即CCER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这意味着暂停了6年多的CCER市场正式迎来重启时刻
香港交易所今天宣布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推动香港以至整个大湾区碳市场生态圈的发展。根据合作备忘录,香港交易所与深圳排交所将共同探索两地碳市场联通合作及气候融资的机遇,致力共建大湾区内的自愿碳市场,并以创建一个充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先立后破、统筹有序、分类施策,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确保安全降碳。坚持节约集约、双轮驱动,实行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威胁等多重危机和风险交织,全球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倡议》旨在推动跨国界和跨学科的数字“化学地球”合作,为全人类提供系统的、持续的全球地球化学科学数据;将地球化学与数字技术相结合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人类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我们在2022年的低碳试点专项资金中安排课题对修订《管理办法》开展专项研究,组织项目承担单位省碳交中心重点围绕我省碳市场运行实际情况、面临的困难、国家最新要求以及其他试点修订的管理办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了《管理办法(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