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范围内正逐步强化脱碳限制,海运公司为了有效履行碳减排责任,正在积极利用数字技术。为此,韩国船级社与HD现代全球服务公司通过此次业务协议,将在数字技术和碳中和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合作开发“造船海洋大数据及人工智能(AI)技术”。
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过几年探索,电力现货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力安全保供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方面作用显著。为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为推进EATNS碳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企业碳管理意识,鼓励企业积极规划双碳工作,上海环交所举办了首次EATNS碳管理体系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即“2022-2023年EATNS碳管理体系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来自全国各地多类行业的企业积极参与
11月1日,生态环境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江苏苏州签署《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合作协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我国新能源发展及绿电市场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粗放式发展可能导致投资浪费,所以绿电市场建设需要精雕细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不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不提高调度灵活性与市场开放性,很难激发各类主体参与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为加强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黄浦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要求及本市相关部门工作部署,区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对各重点用能(排放)单位2022年度能耗总量和强度
“园区碳排放特点之一是兼具能源供给端和能源消费端,能源基础设施作为供给端,是园区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吕军提出,根据团队研究,1600多家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的在役能源基础设施总装机容量占2014年全国总量的38%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本质意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解决环境资源约束问题。企业是降碳减排的主要对象,企业作为生产者,是碳排放的主要主体,又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保障,合理调控和引导企业降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新方法学对原有《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造林碳汇》(CCER-14-001-V01)。新方法学针对中国具体情况强化了监测数据质量,进一步明确了审定与核查关键环节,有助于产生国际公认的高质量碳信用,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实现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
碳云管理中心ESG研究院今日正式揭牌,碳云管理中心ESG研究院致力于研究和推广ESG理念、方法和数字工具,持续开展绿色ESG政策研究及标准建设,协助基金、银行和保险机构提升绿色ESG专业能力、开发ESG产品和分析工具,搭建ESG投资者网络,提供ESG方法、撰写报告和工具优化的交流与推广平台,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主体等绿色、可持续发展需求提供专业化的研究与智力支持。
2023年10月12日,欧洲银行管理局(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EBA)发布了一份关于环境和社会风险在信贷机构和投资公司审慎框架中的作用的报告。该报告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评估了现行审慎框架考量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情况。报告提出了有针对性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于2023年10月18日发布了包括《转型规划指南》(Guidelines on Transition Planning,以下简称《指南》)在内的系列征求意见稿,为银行、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规划提出了指导方针,以实现全球向净零经济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