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安徽、浙江、江苏等15个省区将率先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
从伦敦奥运开始,奥运赛事开始重视绿色低碳,但到杭州亚运会之前,还从来没有在参赛侧做过完整的低碳实践,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未来大型国际赛事可以参考的样板吧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提出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
为贯彻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创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模式,提升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制定本方案,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陕西省财政厅 关于印发陕西省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EPD认证到底是什么?环境产品声明 (EPD) 是符合 ISO 14020 的 III 类生态标签,是关于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的透明、经过验证和客观的数据和信息。认证基于欧洲标准。就建筑产品而言,可在 EPD 中分析的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及制造第一阶段:原材料供应、运输、制造
首份涉及军队碳排放研究的报告指出,美英两国军队对受其碳排放污染影响最大的社区欠下至少 1110 亿美元气候赔偿金。这项研究采用了“碳排放社会成本”的估算模式,即用美元核算每增加 1 吨碳排放带来的气候破坏成本
科技创新是“碳中和”的必由之路,而越是基础性的工业制成品,所凝结的技术含量越高。在全球气候变化、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主动承担起绿色发展的大国责任,向世界作出“双碳”承诺。作为工业文明的皇冠,汽车制造成为外界关注这一目标的焦点
11月10日,在第十四届财新峰会“把ESG作为方法:赋能高质量增长”论坛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中国能源与经济应该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
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中国在人均收入偏低的阶段就面临碳达峰、碳中和的考验,这是史无前例的;另一方面,我国能源需求依然旺盛,“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使得我国能源消费对煤炭的依赖难以减轻,能源转型难度极大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当前各部门、各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必将带来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此背景下,光明日报以“碳达峰、碳中和的经济学解读”为主题组织的青年论坛,恰逢其时,青年学者们的讨论内容很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