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与报告应采用国家主管部门统一出台的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地方主管部门应开设统一的报送渠道,组织第三方机构对重点单位报告的数据信息进行必要的核查
全国碳交易市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实践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在MRV体系建设方面,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完善且适应国情的MRV体系对我国碳市场的平稳运行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无疑具有重大作用
自2013年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7个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以来,我国在市场体系构建、配额分配和管理、碳排放MRV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2021年7月以来,随着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展线上交易,MRV工作进一步有序发展
目前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地区已逐步建立了相对成熟、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企业碳排放MRV体系。由于数据基础不同,欧盟和美国采取报告及核查制度,而日本采取直接报告制度。从法律依据、监测方法和运作机制等方面来看,欧盟、美国和日本的MRV体系各具特色
碳循环是一种生物地质化学循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中 交换。碳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分别是大气、陆上的生物圈(包括淡水系统及无生命的有机化 合物)、海洋及沉积物。通过化学、物理和生物过程进行从库到库的
生物量换算和扩展系数 biomass conversion and expansion factor,BCEF :树木地上生物量与树干材积之比,单位:吨干物质/米3。
为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需要一种能够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由于二氧化碳增温效应的贡献最大,因此,规定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通过全球增温潜势进行换算。
大气中所有红外线吸收成分的红外辐射效应。温室气体(GHGs)、云和少量气溶胶吸收 地球表面和大气中其他地方放射的陆地辐射。这些物质向四处放射红外辐射,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放射到太空的净辐射量一般小于没有吸收物情况下的辐射量,这是因为对流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辐射也随之减弱。GHG 浓度越高,温室效应越强,其中的差值 有时称作强化温室效应。人为排放导致的 GHG 浓度变化可加大瞬时辐射强迫。作为对该强迫的响应,地表温度和对流层温度会出现上升,就此逐步恢复大气顶层的辐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