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应用 查看内容
  • 10235
  • 0
  • 分享到

研究员:疫情后 用新基建+区块链带动新发展的几种可能

2020-3-11 12:32

来源: 澎湃新闻 作者: 杨耀东

基于区块链可信数据的形式研判和信息公开


据1月29日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等机构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回顾性病例分析论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中国武汉的初期传播动力学》[9]报道,2019年12月中旬密切接触者之间就已发生人际传播,而在2020年1月1日,当地公安机关先后对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8名发布“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7例SARS”人员以“散布谣言”为依据进行处理[10]。据随后各方公布的报道显示,此后的1月1到11日已有7名医务人员感染,12-22日又有8名医务人员感染。但是,有关部门依然在2020年1月10日向公众报告“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

如果只要找出病人的活动轨迹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关联就能分析肺炎的传染性,我们可以把定位技术,AI等工具应用到传染病的治理和预防中,尽早的找出其中关键因素,为早期疫情判断做依据。不过要依赖数据的基础是数据可信,要确保数据的可靠就需要使用抗篡改的区块链技术。

要获得可信的数据其实并不容易,在新冠肺炎开始由武汉向全国蔓延时,多地出现发热患者故意隐瞒武汉旅行史,造成了整个医院门诊部门被隔离的严重后果。比如,山东潍坊的一名患者刻意隐瞒个人旅行史和人员接触史,致68名医务人员被隔离[11];福建一名患者明知自己来自武汉,却对他人谎称来自菲律宾,未按规定进行居家隔离,还几次参加宴席,导致7人感染新冠肺炎、近千人被要求居家观察[12]。

在这种形势下,完全依靠个人提供出行历史的方法在抗疫的关键时刻显得很不可靠。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轨迹记录,把到发热科就诊者的最近一个月航空出港信息,火车出入站信息,手机定位信息通过某种形式进行组合,那么病患的旅行数据就更加可信和全面,避免了人为的记错,或者故意隐瞒。

要点在于,航空公司的乘坐信息,火车站检票信息,长途客运公司的数据,手机定位信息都属于不同的公司,这几个主体之间没有从属关系,因此,如果没有更高层次的强力主体进行协调,那么数据调用协作就有问题。但是用一个联盟链,各方同时加入,就可以对等的主体进行有效协作,并解决数据所属权的问题。

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技术和权限控制技术可以对隐私信息进行保护,患者不用担心大量的隐私数据被暴露。医院作为数据的读取方可以在特殊时期加入这个联盟链网络,获得有限读取数据的权限。医生在系统中输入患者的身份证号或其他证件号,区块链网络只需返回在14天内是否有疫区旅行史即可,并不需要暴露病患的旅行细节以及其他隐私信息。在获得的可信数据,对疾病的传染性有了明确判断后,地方政府应该及时地向公众报告,赋予公众知情权,防止由于猜忌造成恐慌。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