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南国际
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成立和首单跨境
碳交易的成功落地,以海南自贸岛为依托,我国将建立并完善面向国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的跨国交易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际体系,世界各地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较为分散,不同国家之间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连接机制也并不完善,这也导致中国企业出海参与跨国碳排放权交易存在一定阻碍。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望成为我国连接全球碳交易的平台和窗口,其建立也标志着中国
碳市场开始与全球碳市场连接,并进行国际碳交易的场所设置。
总体而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连接根植于国家法律和政策环境,也与国家长期的气候变化应对政策和战略目标息息相关。目前为止成熟的碳市场连接机制基本是在具有相似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减排目标,以及具有相似的碳市场管理制度的国家或法域之间达成的。虽然相似的法律体系和政策环境有利于建立连接,但是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之下,也为发展阶段存在差异的国家建立连接提供了空间。因此市场连接的考虑因素将会逐渐偏重于市场容量、政策的可预估性和稳定性,以及对于国际规则的接受程度上。这需要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相关方共同努力,推动政策机制的转型升级,以及推动碳单位的定义、交换机制、碳市场设计等方面的进展,为碳市场连接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和空间。
结语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