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实测的核算法难以应对我国燃煤电厂煤质不稳定的客观情况。与欧美电厂来煤稳定且运行期内基本采用设计煤种的情况不同,我国燃煤电厂燃烧混煤是常态。配煤比例不同,煤质随之发生变化。企业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取样、制样、混样、检验等,燃煤的日综合煤样、月缩分煤样得出的检验结果仍然是对实际碳含量的统计推断。
碳核算指南没有发挥提高碳数据准确性的目的。核算指南要求过严过细,很多要求超出了电力企业日常生产数据管理的规范要求,增加了企业管理环节和管理成本,但并没有明显增加企业监测数据的准确度。
核查环节未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据企业反映,第三方核查机构缺乏专业性,核查存在“走过场”现象,增加了管理环节,但企业数据质量未能得到有效提升。
企业数据质量管理有待加强。从中电联对发电行业
碳排放数据的分析情况看,重点排放单位仍存在指标检测不规范、数据统计不准确、参数使用不规范等数据质量问题。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