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火电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效益研究多以全球、国家或区域尺度为主,缺乏现实政策制定所需的精度。同时,研究面临空间异质性的挑战(不同位置排放一吨CO2具有等效的气候效应,而不同位置排放空气污染物的效应有巨大差别),现有政策对空间异质性的考虑也较为粗略。因此,未来协同效益研究需细化研究精度,将碳污协同的空间异质性问题纳入考虑,以推动因地制宜的现实政策制定实施。
研究团队开发了减污降碳协同效益定量评估模型,运用全国火电站技术数据库、1×1公里人口社会经济数据等高精度数据库,融合GEOS-Chem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环境健康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搭建综合分析框架,全面分析了全国2475个火电站技术特征、环境-健康-经济影响,有效解决了空间异质性问题,使减污降碳协同效益评估精度提高到电站级。该模型的计算步骤如图1所示:
↓
排放物对周边一定距离空气污染浓度的影响
↓
PM2.5浓度与相关疾病死亡率的关系
↓
空气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
(统计生命价值,VSL)
↓
对所有火电站的计算结果进行加权与插值处理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