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34353
  • 0
  • 分享到

中国碳交易的现状与展望:全国碳市场扩容、CCER重启、打通电碳市场、加快顶层法规建设,是碳市场的四大关键词

2023-10-2 09:34

来源: 财经杂志 作者: 武学

中国碳市场建设始于试点碳市场。2011年10月,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中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两省五市,分别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并于2013年-2014年陆续开市。2016年9月,福建省成为国内第八个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区域,并于同年12月开市。自此,中国试点碳市场格局形成并延续到现在。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线上交易。早在开市之前,在借鉴试点碳市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全国碳市场做了诸多筹备工作,如图1所示。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建设全国碳市场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全国碳市场设计工作正式启动。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提出将推进碳市场建设工作。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重点排放单位纳入门槛、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规则、交易规则等。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开市,开盘价48元/吨,首日配额成交量410万吨,成交额2.1亿元。开市之后,全国碳市场“边做边学”,不断完善碳市场建设框架。从数据质量管理、核算方法调整、规范数据来源等方面多次作出调整。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在北京设主会场,在上海和湖北设分会场。图/新华
图片中国碳市场运行机制

全国碳市场采用履约周期的方式,周期为两年。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为2021年,完成2019年和2020年的配额履约。目前在第二个履约期,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完成2021年和2022年的配额履约。

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期的总体框架基本沿革了第一个履约期。在覆盖范围上,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为电力行业,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在总量设定上,继续采用基于强度的总量设定方案。在配额分配上,仍采用无偿分配方式。在交易机制上,交易产品仍为碳配额。在抵消机制上,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

当然,针对第一个履约期出现的诸多不协调,第二个履约期也进行了调整:

一是实行配额年度管理,即2021年、2022年度采用不同的配额分配基准值,基于上年的实际排放情况确定第二年基准值。据测算,配额分配中大部分机组基准线下调6.5%-18.4%不等,这意味着第二个履约期碳市场配额有所收紧。

二是首次引入平衡值。平衡值是各类机组供电、供热碳排放配额量与其经核查排放量(应清缴配额量)平衡时对应的碳排放强度值,是制定供电、供热基准值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是新增灵活履约机制及个性化纾困机制,帮助企业完成履约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多年发展,全国碳市场的运作流程已明晰。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中碳登)、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由上海环交所负责运维)和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三大运行支撑平台已上线使用。2023年2月,北京绿色交易所宣布将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未来将作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6月27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项目初步验收会在京召开。在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提出将注册登记系统移交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仍由北京绿色交易所持续推进。

下面,比较全国及试点碳市场关键要素。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