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构成汽车制造的基础性材料之外,钢材在整个现代工业中应用的十分广泛,是工业文明的“筋骨”,所以,
钢铁材料轻便化、耐用性、安全性的科技创新,对整个工业体系的
低碳化水平,是一个根本性提升;此外,因为应用范围广、需求量大,钢铁冶炼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生产冶炼过程中的减碳、减排,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双减”目标能否高效达成。
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
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意味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这无疑是一场硬仗,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钢铁行业责任重如泰山。
当仁不让,2022年,宝钢发布中国钢铁企业首份气候行动报告,详尽阐述了宝钢碳中和工作中长期目标及行动路径规划,以及公司绿色低碳产品布局。
宝钢股份表示,钢铁行业是高
能源强度行业,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约占国内碳排放总量的15%,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巨大。《2021年气候行动报告》显示,宝钢重点从极致能效、氢基竖炉、绿色能源助力、富氢碳循环高炉、智慧制造、加大废钢利用六大方面入手,推进钢铁制造端绿色化进程。
同时,宝钢通过“生产低排放产品”和“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全生命周期低碳产品”两个维度,持续在能源、汽车、电机等多领域提供低碳产品及解决方案。
此外,宝钢开发碳数据管理平台ICD,首创将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用于LCA,以每个物料为纽带,建立包含全流程能耗、工艺、质量数据的物料树模型,以及基于LCA方法论的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可进行与力学性能检测一样的产品碳足迹快速评估,向用户交付细化碳足迹数据。
宝钢从2018年开始绿色电力交易,2021年达到13.7亿千瓦时,同时大力开发建设厂房屋顶光伏,装机容量从2019年的90MW到2021年的196MW,成为国内最大的屋顶光伏项目,计划2027年屋顶光伏装机达到500MW。
宝钢股份表示,公司在加快各类低碳技术创新进度的同时,深耕下游低碳产品市场,携手全产业链奔赴净零碳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是现实、严峻、长远的,公司将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聚焦于探索更多减碳途径,采用负责可信赖的气候行动措施,为构建碳中和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努力创造美好的可持续发展未来。
“力争2023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实现‘碳中和’。”宝钢股份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国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宝钢将坚定“做钢铁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做未来钢铁的引领者”的历史使命,推动钢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