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IMO)在MEPC83会议上通过其“温室气体净零框架”(Net Zero GHG Emissions Regulatory Framework)草案,提出在2050年前实现航运业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宏大目标。该框架是继2023年《温室气体战略》之后,IMO在具体制度设计层面的重大进展。
然而,该草案尚未最终通过,需等待2025年10月召开的MEPC 83特别会议上进行成员国投票表决。
在这之前,各国或区域正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先行一步”,这也意味着:航运公司短期内可能将必须应对一套高度碎片化、制度不一的碳监管格局。
从曼德海峡的吉布提,到北海的英国、地中海的欧盟、再到西非的加蓬和博斯普鲁斯的土耳其,
碳排放正在成为“通关费用”中的新常态。
在IMO全球机制尚未统一之前,船东和运营商将面临如下新挑战:
●跨区航线合规成本叠加
●碳数据监测方式多样化
●合规主体责任判断不一
●碳抵消空间与机制透明度参差不齐
在绿色转型的大势之下,“一把尺子量全球”不再现实,航运企业必须尽早做好多地、多制度的碳管理准备,避免因合规失败带来的额外成本与声誉风险。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