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中和示范区(点)建设”的报告中,陈锦焕研究员首先从减缓和适应这两个应对气候变化的抓手、我们国家在碳排放方面面临的内部外部压力、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国内的绿色低碳相关政策、广东的“双碳“相关政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碳中和背景
11月24日,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平台上,汕尾市陆河县7个镇37个村林业碳普惠项目以成交价63.61元/吨成功竞拍,售出约11.51万吨碳普惠减排量,这标志着来自陆河县的一片片山林完成生态价值的交易变现,直接为村民带来7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在12月4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欧盟对中国的气候目标和碳市场公正性表示了关切,而这一立场与中国反对欧盟的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形成了冲突。不同意见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更广泛议题上的谈判。比如说全球盘点 (GST),这个机构评估各个国家在实现《巴黎协定》
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答出席发布会,介绍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体系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赵柯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出台
对标并落实《巴黎协定》目标、原则和制度安排。全面表述《巴黎协定》“2℃以内、力争1.5℃”的温控目标,坚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措施。客观反映发达国家历史排放情况,明确提出发达国家应落实率先减排义务,大幅提前并显著早于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各国循环经济发展又往往桎梏于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缺乏全球化考虑,难以建立起更大范围内的国际合作。譬如多国已在国内采取加强塑料回收利用措施,但当联合国推动制定《防治塑料污染条约》建立全球塑料回收利用体系时,却因各方在目标进程、监管方式等方面存在分歧而进展缓慢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责任重大。2021年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选取长治市作为企业碳账户监测试点地区,立足高碳经济实际,按照“建立名录库、分类分层监测、交叉校核数据、核算企业碳账户、推动碳账户应用”五步走,扎实开展企业碳账户监测
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来看,第十一项目标“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提到建设包容、安全、有风险抵御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及人类住区。我们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准线,也是城市ESG发展的基础目标。我们构建的城市ESG指标框架从环境(E)、社会(S)、治理(G)三个维度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2年度上海碳排放配额第二次有偿竞价发放的公告》(沪环气候〔2023〕192号)有关要求,于2023年11月30日组织实施了本市碳排放配额第二次有偿竞价发放,现将结果公告如下: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COP28能形成什么样的成果、达成什么样的能源转型目标、如何修复巨大的气候融资缺口并加强全球气候合作等问题值得关注。
在长期目标方面,《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在此基础上,《巴黎协定》在减排机制和资金保障方面提出,通过国家自主贡献的方式自愿申报国家减排目标
2023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大会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举行。开幕日当天,在大会的“中国角”举办了首场地方边会——北京边会。中和新兴能源研究院作为全国首个氢能碳交易项目开发主体和“北京减污降碳与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与成效”主题